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doc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黑体、小二号字题目:浅析《呼啸山庄》的悲剧之美黑体、小三号字学生姓名:系(部):中文系年级:08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3月9日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浅析《呼啸山庄》的悲剧之美系别专业中文系汉语言文学年级开题日期2012年3月9日学号姓名指导教师选题的目的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目的及意义:运用悲剧美学观点,对《呼啸山庄》所表现出得悲剧之美进行分析。来探索该小说在悲剧美学方面的艺术成就,发掘悲剧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基本内容:以悲剧美学为切入点,分三个层次对《呼啸山庄》的悲剧之美进行阐释,分析悲剧这一审美形态的艺术特色及其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第一个层次,即本我和超我斗争的悲剧之美。从环境上看,大自然荒原是本我的象征,两个山庄是超我的象征,故事的发生在本我和超我斗争的环境里。从人物来看,女主人公凯瑟琳对希思克厉夫的爱是本我之爱,对林敦的爱是超我之爱,她情感的矛盾和内心的挣扎带给我们悲剧的感受。第二个层次,即崇高的情感和人性的悲剧之美。希思克厉夫与凯瑟琳超越常人超越世俗的情感以及对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追求带给我们崇高和震撼的感受。第三个层次,即超越了生存意欲和利益的悲剧之美。凯瑟琳的生无眷恋和希思克厉夫的绝食而死都体现出了一种主观上超越生存意欲的精神状态,即叔本华的死心断念的心境。但是这部作品不止于此,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两个人不是简单的消极赴死,而是带着对爱情和自由的崇高向往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冲破世俗的羁绊,最终实现了自由灵魂的结合。这种不懈的追求展现出悲剧之美带给我们的真正力量。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研究步骤:1阅读书籍,收集资料,确立大致研究方向,即阅读《呼啸山庄》的审美体验;2将研究内容细化,提炼出研究主题,即《呼啸山庄》的悲剧之美;3通过对研究主题的深入分析,理清论文的脉络,以悲剧美学为切入点,立足于作品本身,主要运用悲剧美学的观点针对《呼啸山庄》所表现出得悲剧之美进行分析。三、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起讫日期主要工作内容2011年11月—2012年1月选题、调研、收集资料2012年1月—2012年3月论证、开题、撰写开题报告2012年3月—2012年4月写作初稿2012年4月—2012年5月修改、定稿、打印2012年5月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M].第三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2]尼采.悲剧的诞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第三版.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4]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5]威廉斯.现代悲剧[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7年[6]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7]黎琳.爱与恨—《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克厉的双重人格分析[C].徐光兴.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12——126五、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六、开题审查小组审查意见:选题是否合适:课题能否实现:组长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