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党校2012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委党校2012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doc

安徽省委党校2012年经济管理入学考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管理的涵义: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或条件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管理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1)管理主体,回答由谁管的问题;2)管理客体,回答管什么的问题;3)管理目的,回答为何而管的问题;4)管理职能和方法,回答怎样管的问题;2管理的人本性:在任何管理中,人是决定的因素。为此,任何管理都要以人为中心,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工作放在首位。3管理的创新性:管理本身不仅是一种劳动。这种劳动不但参与创造价值,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管理的创新性特征还在于管理本身也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创新的一种社会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4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的各要素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表现:①管理主体决定管理的性质;②管理主体决定管理活动的方向;③管理主体决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5管理者的素质:政治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等。而业务素质又主要是指: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6经济系统的特征:经济系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表现为以人为主,人、财、物、信息等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反映人类进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过程,因此它基本上是一个以人为主,由人所创造的人工系统。7现代管理观念管理理念是管理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应,它是管理原理、管理原则、管理立法等的思想升华,是指导管理活动的灵魂。其基本理念包括:①管理人本理念,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②管理系统观念,指管理主体自觉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的要素、组织、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管理效果的观念;③管理的择优观念,指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④管理的战略观念,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对管理客体和管理过程进行总体谋划的管理观念体系,包括:全局性观念、综合性观念、长远性观念、创新性观念;⑤管理的权变观念,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8宏观调控: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中央政府为主地国家各级政府,为了保证整个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效益,主要运用间接手段,对一定范围内经济总体的运行进行引导和调节的过程。9宏观调控的特征:①经济体制的特定性。即是指宏观调控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即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条件下的政府行为,而不是一切经济体制条件下,一切资源配置方式下的政府行为;②调控方式的间接性。宏观调控要以间接手段为主。所谓间接手段,主要是指运用经济政策和法律规范,通过利益调节和行为引导进行调控的方式;③调控任务的宏观性。所谓调控任务的宏观性,主要是指宏观调控要以总量平衡为主、以结构调整为主、以长远的规划和战略部署为主;④调控目的的全局性。宏观调控更侧重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所以进行宏观调控要树立全局观念、系统观念、战略观念。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其必要性包括:①为了弥补“市场缺陷”②为了维护市场秩序③为了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④为了维护公共分配和国家整体利益。11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次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间生产规模的比例关系和投入产出的关系。12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力。13宏观调控服务:宏观服务职能是指国家政府为弥补市场缺陷、为促进市场发育、为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平等竞争,为尽可能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提供安全、信息、科研、教育、公共产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调节、控制与服务。14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责,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15政府经济职能的根本转变:①由过去以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为主,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②由过去的以资源配置为主,转变为总量调节为主③由过去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④由过去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