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系统标准化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1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XXXX年系统标准化建设方案.docx

XXXX年系统标准化建设方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49-页共NUMPAGES50页第PAGE\*MERGEFORMAT-4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0页富源县大河镇篆湾煤矿一号井系统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制:王天华矿长:李光稳2010年12月目录一、工作目标二、煤矿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二)矿井范围(三)开采煤层及储量(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核定生产能力(五)矿井建设情况(六)组织机构(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赋存情况2、煤层顶底条件2、煤层顶底条件3、水文地质4、地质构造5、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地温及冲击地压(八)开拓开采现状(九)现有生产系统1、提升运输系统2、供电系统3、通风系统4、排水系统5、监测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6、综合防尘系统7、瓦斯抽放系统8、压风系统9、通迅系统10、地面生产系统三、系统规范化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一)采煤方法和工艺(二)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四、瓦斯综合管理(一)瓦斯管理方针和工作体系(二)瓦斯综合管理措施1、一规般定2、回采工作面瓦斯管理3、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三)瓦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五、计划投资六、保障措施(一)成立系统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二)明确责任,严厉奖惩七、奖惩措施附: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附表一: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附表二: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附表三: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附表四: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附表五: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附表六:灾祸防治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篆湾煤矿一号井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及县煤炭工业局2010年全体工作思路,为认真落实本矿系统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次要生产系统及辅助安全生产系统,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强化矿井瓦斯管理工作,力争在2010年内达到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从根本上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杜绝和减少矿井严重安全隐患,加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结合本矿实际,编制本系统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系统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次要生产系统和各安全辅助生产系统,2011年年底内达省三级安全质量标准。二、煤矿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篆湾煤矿一号井属于大河矿区位于大河镇黄竹村委会坡上村,距县城23公里,距大河14公里,交通较为方便。(二)矿井范围。矿井开采范围处于大河矿区,准采范围及面积:走向南北长3700m,倾向东西宽750.00m,面积2.4992km2,开采标高1975米至1500米。(三)开采煤层及储量。矿井开采煤层:M7、M9、M18、M214层煤为全区可采。该4层煤平均总厚度6.567m;地质储量1286.3万吨;工业储量847.94万吨;可采储量847.94万吨。(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核定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6万吨/年。(五)矿井建设基本情况篆湾煤矿一号井建于2003年5月,2008年8月通过验收投产。矿井通风、供电、排水、提升运输、安全监控、通讯及瓦斯抽放等系统基本完善,运转正常。(六)组织机构。煤矿设法人1人、矿长1人;设安全副矿长1人、生产副矿长2人、机电副矿长1人、技术副矿长1人,均经云南省安培中心培训,并取得资历证书;配有采矿、通风、机电、地测技术人员各1人;配有瓦斯检查员、安全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人员66人。(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赋存情况。篆湾煤矿一号井设计可采煤层3层,各煤层特征简述如下:M7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顶部,下距M9煤层顶板平均厚37.26m,煤层层位稳定,煤层平均厚度2.65m,全区可采属稳定型煤层。该煤层倾角为65~70°;f=2~3。M9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中偏上部,下距M16煤层顶板平均厚53m,煤层层位稳定,结构较单一,在该煤层上部常见一层厚0.02m的棕灰色高岭石泥岩,煤层平均厚度2.18m,全区可采。65~70°;f=3~4。M21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一段中下部,下距峨眉山玄武岩组平均厚14.88m,煤层层位较稳定,煤层平均厚度1.39m,全区可采。该煤层倾角为65~70°;f=3~4。2、煤层顶底条件。M7煤层:煤层上部夹二层棕灰色高岭石泥岩夹矸,厚0.02-0.03m,且上细下粗。顶板岩性为粉性砂质泥岩夹薄层状菱铁岩,底板为泥岩。M9煤层:该煤层顶板为薄层状泥质粉砂岩,与薄层状菱铁岩呈近等厚互层,底板为粉砂质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