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二年级《草》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草》教学设计(精选10篇)《草》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语文二年级《草》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二年级《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古诗,有主动积累古诗的愿望。2.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6个字。3.诵读课文,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诵读课文,感悟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师:阅读《赋得古原草送别》,了解诗人及诗意。学生:观察春天小草生长的情况,或读读写小草的儿歌。教学过程:一、朗读古诗,引入新课1.会背古诗的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课内和课外学的古诗都可以)。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与春天有关的古诗,并揭示课题:草。告诉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二、初读全诗,学习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生字多读几遍。2.相互交流,提醒读准难读的字因。3.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可以采取开火车、个体与集体的形式认读。4.抽读课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矫正。三、再读课文,想象画面1.看图读课文,想象画面的内容。2.说一说:一边读,一边想到了什么?3.教师描绘古诗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四、诵读古诗,体会意境1.自由朗读、抽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小草的勃勃生机。2.教师范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意境。3.指导朗读,并背诵古诗。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六、扩展学习,提示阅读教师向学生推荐《早春》、《咏柳》等古诗,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语文二年级《草》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懂得北大荒的好看、富饶,激发学生对祖国边境的神往和热爱,树立长大会开发边境建设边境的志向。2.懂得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联系高低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入的语句。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惯用“骄傲”、“清亮”造句。5.有情感地朗读课文。练习小作文。教学重点懂得课文内容,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联系高低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入的句子。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语。师:我们国家幅员广阔,物产丰富。在我们国家的最北端就有一个特别好看的地点,过去叫北大荒,现如今叫米粮仓,我们课文中讲到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点。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简单的懂得。(二)学习生字。1.生字要会读、会写,还要懂得它的意思。因此,我们先来填写生字表,认识生字。2.读准字音有些字不是生字,但发音特别,只在小领域内使用,因此要特别记忆。一字多音的字也要注意指导。3.认识字形,正确书写生字。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但每个字的笔画都是有规律的,不能多一笔,也不能少一笔。4.辨析字形,正确掌握字义。字形相近的字特别多。只有掌握了字义才好区别。请同学们做一组相近字填空练习,以掌握汉字。(三)学习生词,正确懂得词义。1.查字典弄明白词义。2.辨析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四)熟读课文,懂得草塘的好看风景,丰富物产,按事情发展次序给课文分段。一篇文章是由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是按一定线索连接的,这线索一定是分段的根据。学生们明确了分段的根据,分段的精确性就会大大提高。《可爱的草塘》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次序组合成篇的,这一点五年级的学生一般能够通过读书懂得到,因为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叙事为主的文章大都根据事情的发生——通过——高潮——结果的次序来安排材料的,有的文章有“高潮”就可分为四段,有的文章没有“高潮”就可分为三段。教师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是有利于正确分清段落的.。指导学生以事情发展次序为根据分段。文章首先写到作者初到北大荒时的情景。接着写作者来到草塘以后,感受有所变化。再写通过小丽的介绍,作者对草塘有了更深入的懂得。最后来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确信能精确地划分段落。同时各段的段意也就自然地归纳出来了。第一段:(第1~4自然段)“我”初到北大荒,感到无聊,小丽要领“我”外出散心。第二段:(第5自然段)“我”在草塘边上看到草塘的好看风景。第三段:(第6~13自然段)小丽向“我”介绍草塘春、冬两季特有的气象。第四段:(第14~19自然段)“我”在河里逮鱼和看到清凌凌的河水倒映出草塘的美景,对草塘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五)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段意解释了每一段的内容,将每一段的内容以简洁的话语连接起来一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了“我”到北大荒,小丽向“我”描写了草塘四季的气象,以及亲眼看到草塘的美好风景,从而对草塘产生了深深眷恋之情。(六)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