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职教中心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汇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城职教中心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汇报.doc

大城职教中心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汇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城职教中心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汇报我校自1995年建校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支持协助下,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由建校初只有幼师专业,3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拥有学前教育、会计、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电工、农学等十一个专业,3800多名在校生,特别是今年,我们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新增美容美发及形象设计和民族工艺品制作两个新专业,拓展了办学空间,为本地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个人特长的舞台,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办学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职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反复研讨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有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除了教育的思想观念更新外教育手段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尤为重要。学校多次向省、市、县财政积极争取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学校课程课件的采集、制作,实现课程音像资源共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概况以及主要成效学校注重硬件建设,从建校以来已更新了四批电脑设备,现有微机265台,有四个计算机教学机房、一个电子备课室和电子阅览室,装配有高标准的实验室6个。各处室都已配备计算机及打印机,初步完成了校园网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建有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主控系统具有监控、双向教学、闭路电视、对讲播音等功能,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监控系统共有59个监控点,可覆盖整个校园区,所有教室和楼道。主控室内设有主控微机,可对各监控点进行控制,另设有一路校长分控,以方便领导实时监控。监控系统除可进行实时监控外,并可进行4通道硬盘录像。所有教室均装有电视机、音箱、监听、电话等设备,可根据教学需要播放教学资料,并可同各教室实现双向对讲,单向播音。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一个多功能厅,3个多功能教室和12台多功能演播车。多功能厅配有微机、投影机、影碟机、录像机、功放机、音箱等现代化设备,可满足大型讲座和会议的要求,多功能教室配有微机、投影机、功放机、音箱、操作台等设备,可满足教师多媒体教学的需要。为了方便老师使用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另备有12辆多功能演播车,车上配有微机、投影机、功放机等多媒体设备,并专门使用了远程无线遥控鼠标,以方便老师们的操作。多媒体教学系统为我校现代化教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每个教室安装电视、电话,屏幕,配备12个多媒体演播车,保证每个班级都能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通过系统能够向各个教室播放语音、视频,可以实现校园内各种课程、会议的直播。所有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查阅资料,会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够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开通了校园博客,为教师搭建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二、经验与体会1、实施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的兴趣不浓厚等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知识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效地缩短了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学校还根据自身情况,在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积极开设信息必修课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将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纳入到课程改革的具体规划当中。2、构建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网络化。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推进校园网建设,为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相关的设备,将互联网引入校园中,使学校师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获取知识,有效地扩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和知识含量。同时,网上的互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变得快捷、便利和丰富多彩。3、信息技术资源库着手筹建。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资源共享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建立丰富的资源库,为教师备课、上课及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尤为重要。4、加强职业信息化建设已在全校内达成共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是当代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现在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较高,能够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的许多环节。5、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教师间网络合作、教师与学生间的网络互动关系,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