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训练.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文言文训练.docx

中考文言文训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文言文训练第一篇:中考文言文训练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齐欲伐魏》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①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②,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9.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间:间隔)B.神弗福(福:幸福)..C.谢将休士也(谢:感谢)D.淳于髡谓齐王(谓:对„„说)..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无劳倦之苦B.先帝不以臣卑鄙何以战....C.而擅其功面山而居D.万钟于我何加焉弗敢加也....1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中曹刿认为鲁国打败齐国的关键就是靠军队的勇气,于是曹刿亲自驰骋疆场,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击败齐国。B.甲文中记录了曹刿对战争的看法,生动阐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C.乙文中淳于髡通过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只有依靠强大的秦国和楚国,齐国才能避免战争。D.乙文中齐王虽然对强大的魏国有恐惧之心,但齐国的将士却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立功,大将田父表现尤为突出。12.下列对两文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篇文章的语言精练明快生动,说理直接明了,开门见山,针对性强。B.甲文主要是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乙文主要是写淳于髡用讲故事的方法对齐王晓之以理,达到了劝阻齐王的目的,展示了淳于髡的聪明才智。C.甲乙两文内容都与战争有关。甲文对战争场面进行了详写,而乙文则对战争场面进行了略写。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对比写法。语文试卷()甲文中曹刿与鲁庄公作对比,突出鲁庄公政治上的无能;乙文中淳于髡与齐王作对比,来烘托齐王的胆小。达州市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13.将第三题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2)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译文:14.你对甲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3分)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惩:苦于.B.固不可彻彻:变通.C.惧其不已也已:停止.D.无陇断焉垄断:阻隔..7.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愚公移山“意志坚定”的一组是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也迂也②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④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⑤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A.③④B.②⑤C.②③D.①④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七百里,高万仞”一句从面积和高度两个方面说明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暗示移山的任务十分艰巨。B.愚公决心移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