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考文言文训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年中考文言文训练.doc

2009年中考文言文训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一)1.孔子语录(《论语》十则)⑴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⑵子曰:“由①,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⑷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⑸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注释]①[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B.诲女知之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下面句子中的“之”指代的分别是什么?A.诲女知之乎B.择其善者而从之C.其不善者而改之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告诉的是一个什么道理?4.选文的第二则,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2.桃花源记(陶渊明)【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乙】房玄龄奏:“阅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甲兵岂不足耶!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便要还家要: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③诚不可缺诚:④卒亡天下卒:3.翻译: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帮帮你】你可回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大道之行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3.陋室铭(刘禹锡)[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1)谈笑有鸿儒()(2)无案牍之劳形()(3)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2.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填序号)()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甲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了孔子的话,意在表现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5.简答题。(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心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情?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4.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词语。可爱者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