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docx

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2021-06-0914:00:01小编:admin敦煌出土的金刚经达数千号,有的经文上还有题记。过去对此类经典的整理不多,一些题记也末引起重视。本文对现藏国内外的敦煌金刚经及其注疏做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介绍,对一些题记也做了移录,有的经文还做了版本考证,并指出它们对分析佛教写经、义理探寻、敦煌历史、佛众结社、雕版印刷、官吏宫廷等分析的价值和意义。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名金刚经、金刚般若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最早为姚秦鸠摩罗什所译。一卷。其后翻译此经的是:(一)、元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二)、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三)、隋芨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四)、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九会,又名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五)、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一卷。连同鸠摩罗什译本,共计为六个译本。上述六个译本中,隋芨多本译于隋炀帝末年。当时还是一个初稿,没有来得及修订。唐智升编纂开元释教录时见到这部稿子,他称:“初芨多翻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未及练覆,值伪郑沦废,不暇重修。今部卷在京。”(开元录卷七)由于这只是一部未定稿,所以智升没有把它收编人藏。在开元录·人藏录中,只收了其余五种译本。但崇宁藏、毗卢藏等藏经的编藏者还是把芨多本收人大藏经,后代沿袭之,所以现在的大藏经一般都收六种译本。另外,资福藏在收人金刚经时,错把陈真谛本当作是菩提流支本,而把真正的菩提流支本漏掉了。虽然后来普宁藏的编纂者纠正了这一错误,并专门写了一条题记,说明情况,但后代有些编纂大藏经的人仍未注意到这个问题。如碛砂藏与大正藏都把资福藏中的假菩提流支本,当作是一种别本而与真正的菩提流支本兼收并蓄。这样,就出现了七种金刚经译本的情况。中华藏也沿袭了这一错误,应予纠正。还有,玄奘译本虽然是贞观二十二年(648)译出的,但其后玄奘将它作为第九会编人大般若经,故智升说:“准诸经例,合人大部者即同别生。此录之中,不合重载。为与沙门义净译者名同,恐有差错,故复出之。”(开元录卷十一)也就是说,按照大藏经的体例,本来是不应该重出的,但为了避免与义净所译的同名经混淆,所以收入大藏经。现大正藏即未将玄奘本重出。不过由于玄奘翻译金刚经在前,翻译大般若经在后,所以他所译的金刚经的确曾经单本别行。历史上金刚经虽有以上六个译本,但最为流行的,还是鸠摩罗什的译本。由于金刚经在古代相当流行,所以在敦煌文献中保存的数量也非常多。现在世界上的敦煌文献还没有完全公布,所以我们无法统计出所藏金刚经的确切数字。根据已经公布的资料,以及我在英国、北图考察未公布部分所得,现知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总数在二千号以上。其中北图藏有柰96号、新745号等约一千多号,英法俄日等国亦藏有千号以上。敦煌文献中的金刚经也以鸠摩罗什译本占绝大部分。另有少量的菩提流支、陈真谛、唐玄奘译本。与传世本相同,敦煌文献中的鸠摩罗什译本在形态上既有分为三十二分者,也有不作如此判分者。在文字上则与传世本略有异同。如在非说所说分中,传世本比敦煌本多六十二字:“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了’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即名众生。”经查勘,房山石经罗什本也无此段文字,而其余诸异译本中,均有与这段话意义类似的文字,菩提流支本的文字与上述六十二字完全相同。,由此可知罗什本原无此段文字,唐代写本(房山石经亦为唐代所刻)也无这段文字。唐以后有人据菩提流支本补入。敦煌本保持了译本的原貌。类似的文字差别还有一些,不一一例举。有些卷子在卷首或卷末附有金刚经陀罗尼咒、启请八金刚、四菩萨文、大心真言、随心真言、心中心真言、大身真言等。北咸58号题记谓:“诵此咒一遍,胜读本经功德一万九千遍。”说明在密教流传的影响下,对金刚经信仰形态的变化。上述种种,反映了本经在不同时期的流变。除了敦煌之外,本世纪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一批佛教典籍,其中也包括金刚经。据统计,这些敦煌、吐鲁番文献的罗什译本中保存有题记的约有六十多号,题记的年代跨度从六世纪到十世纪,分布比较均匀,反映出在这段时间中本经一直是当地人们的崇拜对象。这些题记为分析金刚经的流传与其实际社会作用提供珍贵资料。由于题记较多,在此不可能一一罗列,只是略举数例。如现知有确切纪年的最早写本是日本书道博物馆所藏吐鲁番出土的梁大同元年(535)写本。题记称为了做功德,造金刚经一百卷。斯2605号之题记谓;“大隋大业十二年(616)七月二十三日,清信优婆夷刘圆净敬写此经,以兹微善,愿为一切众生转读,闻者敬信,皆悟苦空;见者受持,俱胜常乐。又愿刘身早离边荒,速还京辇。罪障消除,福庆臻集。”说明该刘氏原是京师人,出于某种原因从京师来到敦煌,很可能是因罪流徙,所以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