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课教学设计案例(7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历史课教学设计案例篇一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整合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充分利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金字塔既是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更是古代埃及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一大世界奇观。重难点重点: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遗存;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难点:为什么说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折射出上古时代的阶级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1)、导入新课:利用课文导言中的狮身人面像的故事导入新课。2)、出示学习目标:(教师解读)1、学生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特色,掌握三大流域文明的精髓。2、大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3、世界上的文明虽然各具特色但作为创造文明的人,却具有普遍的、共同的人性,以此培养学生树立国际意识和世界主义精神。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1)显示自学提纲:1、古埃及何时出现奴隶制小国?何时出现统一的国家?国王叫什么?陵墓又叫什么?公元前6世纪被哪国所灭?2、“新月沃地”有两条河叫什么?什么人何时在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是谁统一了两河流域?并颁布了哪一法典?3、古印度何时出现奴隶制小国?雅利安人进入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什么制度?每个等级名称叫什么?由哪些阶层组成?4、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各有哪些文化遗存?2)、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1、组内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听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2、师生互探。对自学提纲中重点的内容及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展示、纠错和点拨。3、教学内容:一、金字塔的国度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得课本外的知识信息。2组织学生讨论:利用课文的“动脑筋”,用多媒体打出讨论题:问题一: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问题二: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2、简单讲述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产生,着重向学生介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3教师重点从三方面讲述汉谟拉比法典: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教师结合课本古代印度和插图印度河流域的古城遗址讲清古代印度地理范围,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并简述古印度文明的产生、发展。2、种姓制度:教师讲授印度的种姓制度,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一: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问题二: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4、课后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了世界三大文明古国的建立、发展以及它们的文化遗存。5、学生熟记本课知识点:朗读或默记:3—5分钟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3分钟)1、教师多媒体出示训练题、提高题。学生当堂回答,及时巩固新知识。2、布置课堂作业:基础训练第2课部分重点内容,学生当堂完成。3、教师检查学生课堂作业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自主学习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自主备课记录自主备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板书设计第2课人类文明的摇篮一、金字塔的国度1.尼罗河的馈赠2.金字塔与木乃伊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两河流域2.古巴比伦王国3.汉谟拉比法典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印度河、恒河流域2.雅利安人与种姓制度历史课教学设计案例篇二一、教材分析:1、说教材明朝君权的加强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第一课,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本课主要介绍了明朝的建立、明朝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及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明朝是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的转型时期,它创立的制度,背景是元朝留下的未经整合的杂乱体制,以及遥想中的唐宋法度。明朝初年,就是分封制重新抬头,专制皇权进一步膨胀,统治严酷,视士大夫若奴仆,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强化。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掌握好这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习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这一课在明清史占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