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实验复习.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实验复习.doc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实验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实验复习实验1: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现象:有水雾冒出、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思考:保存碳酸氢铵时应【课堂练习】1.现有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是食盐、白糖和碳酸氢铵,不能尝味道,也不用水溶解它们,用什么方法将其区别开来呢?琳琳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HYPERLINK"http://www.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1)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的这三种白色粉末,分别标记为A、B、C。(2)将A、B、C三支试管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以下现象:①A试管中的白色粉末逐渐变少,试管口出现水滴,同时闻到一种刺激性气味:②B试管中的白色粉末熔化、变色,最后得到黑色残渣;③C试管中的白色粉末无明显的现象变化。根据琳琳同学的实验现象,你认为A、B、C三支试管中各是什么物质(在下列横线上分别填上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实验二:在盐水中的铁生锈实验现象:铁丝生锈,表面出现了红棕色物质,烧杯中红色的水倒吸入导管中。原因:铁生锈是空气中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生锈耗氧,使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造成红色的水倒吸。【课堂练习】1.如下图所示,先在锥形瓶中放入几小片已用稀盐酸除去锈斑的铁丝网,然后向其中加入3~4mL浓食盐水润湿铁丝网,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若干分钟后,请你观察并回答:[实验现象及相应解释]请写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作出相应解释:(1);其原因是。(2);其原因是。[得出结论]由此实验你得出结论:。实验三: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反应前:石蜡是一种白色固体,有特殊气味,质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低。反应中:1、石蜡先熔化后汽化最后燃烧,燃烧时发光、放热,产生火焰,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2、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3、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说明石蜡不完全燃烧产生炭黑。熄灭后:产生一缕白烟,迅速点燃白烟,白烟燃烧并且火焰重新窜回烛芯。结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实验注意:光:物质燃烧都会有的现象;火焰:气体(或固体和液体的蒸汽)燃烧所特有的现象;烟:许多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所形成的现象;雾:许多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所形成的现象。【课堂练习】1、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的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一些步骤:(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甲,这证明焰心________。(2)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乙),在玻璃管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处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猜想与验证猜想操作现象结论假设1:焰心气体含有二氧化碳在未点燃的玻璃管上口假设1不成立。假设2: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汽取一较长的玻璃管,用湿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部试用火焰点燃。假设2成立。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实验四:红磷的燃烧实验步骤:eq\o\ac(○,1)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eq\o\ac(○,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eq\o\ac(○,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且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实验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且约占其总体积的1/5;剩余的约4/5的气体不可燃、不助燃、不溶于水;空气是混合物。文字表达式:问题思考:1.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的可能原因:2.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的可能原因:3.如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结果会怎样?4.根据此实验,又可推测出氮气有什么性质?【课堂练习】1、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