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圆桌:2024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报告(简版).pdf
上传人:一方****料库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7.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力圆桌:2024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报告(简版).pdf

电力圆桌:2024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报告(简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研究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简版报告)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2024年08月电力圆桌项目电力圆桌(全称电力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项目于2015年9月启动,旨在紧扣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国家战略,邀请业内专家和各利益方参与,共同探讨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路径和策略。通过建立一个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平台机制,电力圆桌将各方关心的、有争议的、目前决策困难的关键问题提交到平台讨论,选出核心问题委托智库开展高质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提交到平台征求意见,从而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推动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项目课题组中国能源研究会于1981年1月成立,是由从事能源科学技术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全国性4A级社团。接受业务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目前累计单位会员800余家,个人会员10万余人,设有12个工作委员会、42个专业委员会和5个分会,秘书处(办事机构)设有8个部门以及1个杂志社。中国能源研究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研究、咨询、交流、服务”的宗旨,团结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发挥能源科技高端智库的作用,服务能源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开展能源领域的决策咨询服务和重大政策与课题研究,以及能源科技评估、团体标准制定、科学普及等工作,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成为国家能源管理部门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国能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之一。中国能源研究会是国家能源局首批16家研究咨询基地之一,为政府决策、部署能源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CoverImage@Freepik所使用的方正字体由方正电子免费公益授权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CoordinationbetweenMicrogridsandtheBulkPowerSystemunderaNewPowerSystem2024年08月| i |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目录摘要011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发展形势及面临问题0411微电网基础概念0412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发展的困难与挑战062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0821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0822微电网典型运营模式123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发展关键举措1731强化顶层设计1732提升调控能力184微电网技术经济性综合评价2041技术经济指标的选取2042技术经济评价模型2243评价方法与流程2344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案例245政策需求与建议27参考文献29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  | 01 |摘要“双碳”目标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低碳化、清洁化转型进一步提速。为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切实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必须开发和利用好用户侧资源和分布式电源,加强本地自平衡能力,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微电网等自平衡单元和大电网的协同发展。2015年以来,国家能源局颁布了系列文件,引导、支持微电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总体来看,当前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自平衡电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微电网的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及对大电网影响尚不清晰,对于多元负荷、储能、分布式能源等多种自平衡单元的灵活资源特性匹配的研究不够深入,以及缺少相关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引导微电网健康发展。为此,本课题在总结微电网等自平衡单元与大电网协同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微电网典型应用场景和运营模式,提出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发展关键举措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课题组发现,目前微电网与大电网的协同发展存在几大问题,包括社会各界对微电网认识不统一,对微电网的概念和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微电网政策指引不明晰,影响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规范发展;微电网相关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需要满足大电网的需求。我国微电网应用场景丰富,主要包括商企建筑微电网、工业园区微电网、居民护用微电网、村镇社区微电网和偏远地区微电网等。为实现运行效率和用能成本最优,不同场景的微电网都需要由统一的运营主体进行整体运营,并对内部电源、电网、储能、用户等不| 02 |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关键问题研究同主体及外部电网进行协调。根据与大电网关系不同,可以分为并网自用型、并网公用型和独立型微电网。我国微电网与大电网协同发展具备良好基础。技术成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