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昆山市张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二)--初中化学.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4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8-2009学年度昆山市张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二)--初中化学.doc

2008-2009学年度昆山市张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二)--初中化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8-2009学年度昆山市张浦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二)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Zn:65Ca:40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需1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下列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燃放烟花B.干冰升华C.动物呼吸D.燃煤发电2.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C.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4.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元素符号是AgB.铝的原子序数是26.98C.铝的核内质子数是13D.铝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5.下列做法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氖气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加入净水剂(如明矾),使硬水转化成纯净水C.寻觅新的催化剂使水变成油D.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用蜡烛代替红磷6.为了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A.真空包装B.充入氧气C.放入一小包铁粉D.放入一小包生石灰7.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说不正确的是()A.都是混合物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C.都是可再生能源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8.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大理石的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B.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作灭火剂C.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D.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9.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可以随意开采B.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C.废弃铁制品回收成本太高,属于不可回收垃圾D.纯铁比生铁硬,不锈钢比纯铁的防腐蚀功能差10.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走漏。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SO3B.SO2C.COD.H2SO411.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溶液。配制1000g这类生理盐水,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A.0.09gB.0.9gC.9gD.90g12.某同学在研讨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事后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13.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叙说不正确的是()A.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14.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必然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C.配制溶液需求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15.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必然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四种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51515反应后质量(g)11未测12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未测值为3gB.丙必然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1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托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术条必然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17.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必然是CO2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一环18.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A.1个—氧化碳分子:Co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C.3个亚铁离子:3Fe3+D.4个氢原子:2H219.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