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课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ppt

第三课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4).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航天学校胡再平课标要求:了解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受过多种思潮影响的青少年毛泽东1、蔑视传统封建教育,形成倔强和反抗性格2、入读湖南第一师范,博览群书并考察社会3、国家分裂民族危亡,促以救国救民为己任4、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与蔡和森等志同道合5、深受多种思潮影响,充满正义的激奋青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925年秋毛泽东无疑是一介书生,但他绝不同于那些“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的文弱书生。他一生,崇尚武勇,崇尚体力活动,并从中感受到人生之至乐,这是他与一般知识分子的不同之处。毛泽东从家族得来并在青年时代不断张扬的尚武精神,逻辑性地引导他走上以枪杆子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他半生戎马,“九死一生如昨”,从几条破枪到拥有雄兵百万,实有赖于强烈的尚武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毛泽东读书很认真,他最喜欢看的是中国的旧小说和关涉现实的时论及新书。少年毛泽东的求知欲非常旺盛,他到处借书来读,韶山冲的书读完了,就跑到湘乡外婆家去借。在停学在家的两年中,他白天下地劳动,晚上还坚持读书到深夜。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毛泽东的心飞驰得很远,走出家园的梦想时时萦绕在他的脑际。1919年他将一首诗留赠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暂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回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1919-1927)的革命生涯:(1)北大时期: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2)建党时期:成立长沙共产主义组织参加中共一大成缔造者(3)国民革命:坚持革命领导权和依靠农民的思想2、十年对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①参加八七会议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②发动秋收起义并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③遵义会议重掌军事指挥权取得长征胜利3、八年抗战:毛泽东思想形成体系(思想成熟)①三大法宝:党的领导、人民军队和统一战线②抗战胜利:毛泽东领导的中共的创造性贡献③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4、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最伟大贡献①重庆谈判:签定“双十”协定、争取和平民主②战争决策:显示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③三大战役: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成熟④思想成果: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两个务必)⑤新中国成立:推翻三座大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佐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毛泽东自传》油画《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陈潭秋李达刘仁静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后开创了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使毛泽东思想形成了系统的体系,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挥手之间(1949—1976)的思想和实践及晚年的错误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1957年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一个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的中国;一个实现了“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没有下岗、失业的中国;一个在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封锁下,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比世界所有国情相似,经济起点相近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国民得到的实惠最多的中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