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承常变,趋变求新--解析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常承常变,趋变求新--解析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doc

常承常变,趋变求新--解析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承常变,趋变求新——解析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摘要:“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1\*GB3①郭沫若《关良艺术论》,上海《文汇报》,1947年(《关良回忆录》)潘天寿精辟地概括了发展与创新的关系,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时代的、前卫的艺术总是沿着“否定→发展→否定→发展→否定……”的轨迹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亦是如此,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也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是对20世纪中国人物绘画的重要创新实践者关良的个案研究,以他的水墨戏曲人物画(下文以“戏画”简称)作为切入点,研究中国绘画的发展创新问题。论文将以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的如何“承变”“创新”的过程为线索,从中西绘画艺术两方面寻找答案。分别从关良绘画的艺术构思,以及艺术实践中的笔线、墨色、造型等形式绘画语言进行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分析论述,最后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归结出关良绘画的创新点以及对现代绘画的启示。论文主要运用类比推理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抽象与概括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论证。本论文主要分三大部分进行论证:1、从中国传统艺术角度论述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传承,2、通过与西方现代派画家马蒂斯、毕加索的比较,进一步分析关良绘画的“承变”创新,3、综合论述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影响与启示。关键词:承变创新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任务、意义1.2研究现状第二章从中国传统艺术看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承变2.1关良“戏画”承变之初探2.2中国传统绘画因素在关良“戏画”中的承载2.3京剧舞台艺术精神在关良“戏画”中的承载第三章关良“戏画”的创新3.1绘画语言形式的创新3.1.1独到笔线3.1.2亮丽墨彩3.1.3简洁造型3.2与林风眠、丁衍庸比较看关良“戏画”的创新3.2.1林风眠与关良的比较3.2.2丁衍庸与关良的比较3.3马蒂斯、毕加索与关良的比较3.3.1马蒂斯与关良的比较3.3.2关良与毕加索绘画的比较第四章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影响及对探索中国画创新的启示4.1关良“戏画”的影响4.2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对探索中国画创新的启示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任务、意义二十世纪初,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中国画曾面临着是革新还是继承的抉择,二十一世纪,社会在发展,经济文化同样在发展,中国绘画艺术同样在发展,中国绘画在是否承变、如何承变的问题上面临同样的困惑。上世纪20年代留洋归国的关良,作为中国美术创新者与实践者,在立足本土文化、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冲破传统陈规,不断地尝试新的表现形式的可能性,结合其自身独特的个人气质,独树一帜,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形式、新的绘画领域,为中国画的现代革新提供了理念导向和优秀范本。关良的水墨戏曲人物画是中国水墨人物绘画突破创新的一个典范,它经由中西文化交融淬炼,以西画技法表现中国画,提供给观者有趣的思考与比对,这是我选择关良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并且,研究关良的水墨戏曲人物画的承变创新对于现当代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实践参照意义。本论文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创新,通过对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解读,试图找到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绘画的创新点,进而引申出现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承变创新问题。论文将从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本质特点出发,对关良水墨人物画用笔、线条、色彩、造型等绘画语言形式的革新进行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分析论述,并通过与齐白石、林风眠、丁衍庸的比较归结出关良戏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然后通过与西方现代绘画大师马蒂斯、毕加索作品的比较进一步归纳出中西绘画本质上的不同,总结关良水墨画人物画的特点,指出画家把国粹京剧作为诠释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引入到中国人物画创作,并融入了西画的表现手法。把戏曲引进中国绘画创作,并不是简单地描摹戏曲人物形象和戏曲故事,而是而是两种不同艺术门类实质的解读,是对中国艺术重“精神性”的把握。最后,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引申出关良戏曲人物画的创新对研究中国绘画创作创新的启示。结论部分将指出,关良戏曲人物画的创新是:在把握中国传统绘画重”意”精神的本质的前提下,实现绘画语言的转变。本文意在通过对关良水墨戏曲人物画的创新过程来探讨中国绘画的创新问题。怎样实现中国绘画创作的创新,不是简单的中西绘画技法的叠加或是不同艺术门类的描摹,而是要建立在深刻民族精神文化实质的基础上的,关良的水墨戏曲人物画无疑是个很好的例证。1.2研究现状目前,对于关良及其戏曲人物画的究并不是很多,文献著作仅有关良自述,陆关发整理的《关良回忆录》、柯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