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输血不良反应及自体输血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类(1)非免疫性反应:细菌性热原、药物中杂质、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等(2)免疫反应: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不相合的白细胞及血小板抗体(3)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输血反应等早期或轻症也可表现为发热,要加以鉴别。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30分钟至2小时后症状渐缓解,7~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出现畏寒、发热、出汗、体温可达38-41℃,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部分受血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和头痛;血压多无变化;①立即停止输血,但要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给予对症治疗;②严重者进行物理降温,伴紧张或烦躁者可口服苯巴比妥、地西泮等;③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1次。采、输血器具和血液成分制剂的制备过程要做到无热原;采血和输血应严格无菌操作;对反复发生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受血者,再次输血时要选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①过敏体质的受血者,;②献血者对某些物质过敏,并已产生抗体;或献血者血液含有高效价的HLA抗体;③多次输血使IgA缺乏的受血者对献血者血浆的IgA产生类特异性抗-IgA,当再次输血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过敏性输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立即发生。常见为全身皮肤瘙痒、荨麻疹,一般不发热;较重者可有发热,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面部和眼睑结膜充血,口唇增厚感;喉头粘膜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发生过敏性休克者。IgA缺乏者如有高效价抗-IgA存在,仅输入4-8ml血液,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①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用抗组胺类药物即可消退;②反应严重者需立即停止输血,皮下注射1%肾上腺素0.5ml;③过敏性休克需立即抢救,包括使用肾上腺素、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液等。如发生严重喉部水肿致呼吸困难,须施行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④IgA缺乏者输血过敏反应虽很少见,但这种反应发生迅速而严重,可按过敏性休克处理。①对有过敏史的献血者进行筛除;②有过敏史的受血者在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物;③IgA缺乏者需要输血时,应选用洗涤红细胞。1.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3.非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5.输血肺损伤6.肺微血管栓塞7.输血传染病感染8.输血性败血症9.循环超负荷受血者接受不相容红细胞或对其自身红细胞有同种抗体的献血者血浆,使献血者红细胞或/和自身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在输血的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受血者即可出现寒战、高热、腰部疼痛、面色潮红、尿呈酱油色或葡萄酒色,手术全麻状态下受血者发生原因不明的血压下降,手术过度渗血或出血不止,应考虑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1)核对血型。(2)立即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后观察血浆颜色,溶血后游离血红蛋白立即升高,1~2小时达高峰。(3)输血前、后ABO及RhD血型复查、抗体筛查,并分别与血袋内剩余血液重复交叉配血试验。(4)测定输血后第一次尿游离血红蛋白及尿胆原。(5)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与间接胆红素。(6)测定溶血反应后5~7小时血清胆红素。(7)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8)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红细胞碎片。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死亡率很高,引起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所以在治疗上,积极预防和治疗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抢救溶血性输血反应成功与否的关键。(1)发现和怀疑溶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输液通路,密切观察受血者临床体征。立即采集受血者血样标本(抗凝和不抗凝),连同所剩的剩余血送输血科(血厍)进行复查。(2)迅速补充血容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3)贫血严重者,应输O型洗涤红细胞(4)严重溶血反应,应尽早实行换血疗法(5)尽早利用利尿药物:(6)应用碱性药物:(7)预防DIC发生:(8)肾上腺皮质激素:(9)其他治疗:为预防肾功能衰竭可用扩张肾血管药物,如静滴多巴胺或苄胺唑啉。主要属于血管外溶血(但也有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入不配合红细胞刺激受血者产生同种免疫的结果,开始产生抗体的时间是在输血后7~10天或者更长。主要由ABO血型系统以外如Rh血型,最常见的是抗-Rh(D),其次为抗-E、抗-C、抗-c抗体以及Kell、Kidd、Duffy等稀有血型系统的抗体引起。1.在输血24小时后,多半发生在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