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评班级姓名得分积累运用(26分)1.请用正楷体将下面这句话抄写在格子中。(2分)我们创造人生的乐趣和幸福2.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浒(shǔ)笸箩(pǒ)消遣(qiǎn)戏谑(xuè)B.寂寥(liáo)冗长(rǒnɡ)陶冶(yě)伶仃(dīnɡ)C.憔悴(qiáo)笑柄(bǐnɡ)瑟缩(sè)虐杀(nuè)D.荡漾(yánɡ)嫌恶(wù)宽恕(shù)嘈杂(cáo)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大动肝火俗不可奈望洋兴叹言简意赅B.玲珑剔透心血来潮萍水相逢索然无味C.人情世故刮目相看怨天忧人出奇制胜D.煞费苦心盛气凌人若有所失指高气扬4、解释带点字(5分)言简意赅乐以教和乳臭未干煞费苦心猝不及防5、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3分)A、《儒林外史》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6、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个打死人被迫到五台山出家,又在东京相国寺看菜园时结识林冲,这个人物粗中有细,英勇豪爽;在《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个虽然鲁莽,却粗中有细的人物,他曾鞭打督邮,曾大喝三声吓死曹将,喝退百万曹军。这两个人物是()(3分)A、鲁智深、关羽B、李逵、张飞C、鲁智深、张飞D、李逵、关羽7、整体感知课文(填空)(5分)《忆读书》作者冰心回忆了自己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读书的经验,意在引导青少年懂得“”的道理,不断提高读书品位。《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作者叙述自己了的第一次文学尝试,详略得当地写了四件事,反映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展示了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山中避雨》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告诉我们“”的道理。《风筝》以“”为线索,主要叙述了事件和“我”的自我剖析,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对子弟的精神虐杀。8、认真观察漫画,给它拟一个标题(8个字以内)(2分)标题二、阅读(59分)(一)(21分)⑴人各有志。⑵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⑷许多人为个人的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⑸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⑹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⑺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的想法。⑻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⑼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⑽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⑾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年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前途呢?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有前途。1、加横线一句的表达方法和作用是()(3分)A记叙,叙述下文的两种志向。B议论,总提下文的两种志向。C抒情,抒发不同的志向。D描写,描述不同的志向。2、从引号内的几句话可以看出,一些人的读书目的是()(3分)A为了造高屋,种千万斤粮食B为了家中不挨饿C为了金钱、地位、美女等个人私欲D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3、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3分)A叙写一部分人不正确的读书目的B叙写列强竞争、国家贫穷落后C叙写学校里的学习生活D叙写周恩来在读书问题讨论会上的片段文中划线处填上的关联词是()(3分)A既然也就B不但而且C如果就会D只有才能5、简答题(4分)A从周恩来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读书目的是B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这一句的修辞是什么?表达什么意思?6、全市正在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5分)A、请你写两条有关读书的名言与同学们共勉:;B、请为“书香班级”创建提几条金点子(二)(13分)我借了胡琴回茶店,两个女孩很欢喜。“你会拉的?你会拉的?”我就拉给她们看。手法虽生,音阶还摸得正。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请我家邻近的柴主人阿庆教过《梅花三弄》,又请对面弄里一个裁缝司务大汉教过胡琴上的工尺。阿庆的教计很特别,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给你听,却不教你工尺的曲谱。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后来知道大汉识字,就请教他。他把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了一张给我,我的胡琴由此入门。现在所以能够摸出准确的音阶者,一半由于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经验,一半仍是根基于大汉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胡琴从容地(因为快了要拉错)拉拉了种种西洋小曲。两女孩和着歌来唱,好像是西湖上卖唱的。引得三家村里的人都来看。一个女孩唱着《渔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里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一时把这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七八年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