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烧死以火焰、高温固体、强辐射热、电火花等热源所致的损伤为烧伤,因烧而死亡者称为烧死。由高温液体或汽体所致的损伤后果称为烫伤,因烫伤而死亡者称为烫死。一、烧伤的程度判断与面积(miànjī)估算一度烧伤:皮肤红斑--40~50℃时发生二度烧伤:水泡--50~70℃时发生三度烧伤:坏死--65~70℃以上发生四度烧伤:炭化--于火焰中长期烧灼后形成烧伤(shāoshāng)分度法皮肤(pífū)烧伤4、拳斗姿势:全身被烧炭化时,肌肉遇高热而凝固收缩,由于屈肌强于伸肌,所以四肢常呈屈曲状,类似拳击比赛中的防守状态,故称拳斗姿势(pugilisticattitude)。在死后焚尸也可形成。5、破裂创:顺皮纹破裂的梭形创口,酷似切创。6、眼睛改变:在外眼角形成未被熏黑的“鹅爪状”改变,称为外眼角皱褶。角膜和结膜囊内无烟灰(yānhuī)和炭末。由于双眼紧闭,睫毛仅尖端被烧焦,称为睫毛征候。(二)内部器官改变1、呼吸系统:热作用呼吸道综合征是生前烧死最确切的证据。2、心血管及血液的改变:血液含HbCO可高达50~70%;3、其他器官的改变拳斗姿势(zīshì)呼吸系统(hūxīxìtǒnɡ)改变4、硬脑膜外热血肿:与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鉴别。5、继发性改变五、烧死的法医学鉴定法医学工作者检查火场中发现的尸体,需参加解决下列问题:①现场勘查②尸体剖验③血液化验④鉴别生前烧死与死后焚尸⑤确定死亡原因⑥确定死亡方式(fāngshì)⑦尸体的个人识别⑧分析着火的原因与火源(一)现场勘查1、调查收集有关资料2、寻找火源及收集引火物3、注意特殊气味(二)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主要依据有无局部或全身生活反应。(三)死亡原因与死亡机理1、引起窒息原因:主要是火焰及烟雾,其次是CO和其他有毒气体。2、烧伤致死机理:创伤性休克、高钾血症、并发症和继发感染(gǎnrǎn)3、火场中房梁、屋柱、墙壁等重物倒塌或死者跳窗所致的严重机械性损伤。(四)死亡方式的鉴定多数烧死属于灾害事故。自杀和他杀者少见,但利用火烧而焚尸灭迹以掩盖其杀人罪行者较常见。(五)个人识别烧死与死后焚尸(fénshī)的鉴别第二节冻死低温所致体表局部损伤称为冻伤。在寒冷环境中,个体保暖不足,散热量远超过了产热量,越过体温调节的生理限度,严重影响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引起的死亡,称为冻死。一、发生条件(一)地理及环境因素(二)机体(jītǐ)因素1、年龄与性别2、酒精或药物3、饥饿、疲劳、外伤(特别失血后)、慢性病患者均易发生冻死。二、冻伤程度及面积冻伤(dòngshāng)三、低温(﹤32℃)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表现四、冻死的过程及死亡机理1、兴奋增强期2、兴奋减弱期3、完全麻痹期在低温下,血管扩张、麻痹、血流缓慢乃至停止所造成的后果。五、冻死的形态学变化(一)体表改变1、衣着情况:冻死者经常衣着单薄,尸体呈蜷曲状。但也有冻死前反而脱去衣服,全身裸露,或将衣服翻起,暴露胸部(xiōnɡbù),或仅穿内衣裤,称为反常的脱衣现象。原因可能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麻痹,有幻觉热感。2、面容与皮肤: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称为苦笑面容。3、尸体现象:尸斑鲜红色或淡红色。尸僵发生迟,消失慢,强硬。4、体表轻损伤(二)内部器官改变1、脑及脑膜2、心:心外膜下点状出血。右心房、室扩张充满血液,并含有软凝血块。3、肺:气管及支气管内有血性泡沫性液体(yètǐ)。4、消化管:食管粘膜糜烂或坏死脱落。胃粘膜糜烂,胃粘膜下有弥漫性斑点状出血,沿血管排列,颜色暗红、红褐或深褐。胃粘膜下出血斑称维斯涅夫斯基斑。5、肝:充血,肝细胞空泡变性与脂肪变性。6、胰腺:常出现急性胰腺炎。7、肌肉:出血,特别是髂腰肌。是相当特异的生活反应。六、冻死的法医学鉴定(一)尸体所处的地理环境(二)死者身份与机体状态(三)尸检所见(四)实验室检查:排除中毒死的可能性(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不要将反常脱衣现象误认为是性犯罪或性变态。2、身体突出部位的擦伤或皮下出血,应分析是否(shìfǒu)因惊惶失措中跌倒所致,不要误以为他人加害所致。3、如现场有带血的呕吐物,应考虑到可能是消化道粘膜糜烂出血所致。第三节电击死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可感知的物理效应(xiàoyìng),称为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皮肤及其他组织器官损伤称为电损伤(electricinjury)。一、电流作用于人体的影响因素(一)电流类型和强度(二)电压(三)皮肤电阻(四)电流作用于机体的时间(五)电流通过机体的途径(六)机体接触电源的状况(七)机体状态(八)环境状况二、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流造成人体损伤的形式有:1、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