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及机械化养殖的目标规划.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及机械化养殖的目标规划.doc

江苏省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及机械化养殖的目标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及机械化养殖的目标规划江苏省农机技术推广站200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渔业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2007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1037.2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08.99万吨,养捕业产值579亿元,渔业经济总量922亿元。全省渔民人均收入超过8100元,比2002年增加2000多元。今年以来,全省渔业形势总体良好,在养殖面积上表现为苏南压缩,沿海增,常规鱼减少,特种养殖增。全省放养总面积达1020万亩,其中内陆放养面积815万亩,海水放养面积205万亩。全省出现了新增高效设施渔业面积超百万亩、改造鱼池超过百万亩、小龙虾养殖近百万亩的喜人局面。全省渔业发展进入了以水域安全、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三个安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效益”,渔业发展、渔区繁荣、渔民致富“三渔并举”为重要特征的新阶段。随着全省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的加大,我省优势特色水产业取得了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我省渔业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形势下,我省优势特色水产业既面临着新的挑战,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素质,加快形成国内外知名的优势产区,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带,实现渔(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一、水产养殖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优势特色水产业已成为我省渔业的“亮点”。内陆优势特色水产业规模列全国首位,河蟹、条斑紫菜、青虾、文蛤等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之首,斑点叉尾鮰、克氏原螯虾、罗氏沼虾、鳜鱼、龟鳖、珍珠产量和产值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全省优势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00万亩,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70%以上;养殖产量达到87万吨,产值302亿元。全省水产品出口量4.71万吨,出口额1.61亿美元,其中90%以上为优势特色水产品。2、产业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创建国家级、省级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不断完善渔业标准体系。精心组织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专项行动”,加大水产品药残监测力度,健全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开展渔业执业兽医制度建设试点,制定了《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初步建立了优势特色水产品标准、质检、环境监测体系,产品质量安全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7年,全省共组织建设了60多个国家级、省级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已认证无公害水产品578个,绿色水产品132个,有机水产品91个,认定无公害水产品基地572万亩,省级以上名牌水产品39个,2个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3、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要求,大力推进了渔业基础设施改造,在优势区域新建了一批标准鱼池,积极推广河蟹、青虾微孔增氧设施及疫病防治技术。加强了水产原良种能力建设,强化了水产原种场的监管,截至2007年共认定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16家,省级水产良种繁育场50家。加强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批准公布了阳澄湖中华绒螯蟹等6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16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4、产业特色不断显现。围绕品质调优、效益调高,积极发展集约化生产经营,集聚优势板块,培育壮大了河蟹、紫菜、青虾、罗氏沼虾等一批主导品种和优势产业,特别是河蟹已发展成为产值超130亿元的大产业,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出口占全国90%。高效特色渔业快速发展,全省亩效益2000元以上的高效渔业养殖面积已达260多万亩,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的20%以上。全省形成了“两带”、“四区”的战略格局和虾蟹经济圈、江鲜产业带、海洋渔业经济板块、地方特色小品种养殖区、观光休闲渔业点等有江苏特色的区域化布局。5、产业贡献率不断上升。在农民增收幅度减缓、生产成本有所上升的情况下,优势特色水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填补了由于常规水产品养殖效益下降以及海洋资源衰退、减船转产造成的收益减少,而且为渔农民增收发挥了主导作用。优势特色水产品加工也为我省出口创汇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优势水产品出口产业带、加工示范园区建设,形成了一批外向型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正逐步普及。大部分水产品出口企业已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并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出口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提高,突破技术壁垒效果显著。二、目标规划规划期内,立足江苏自然资源优势,按照“规模调大,档次调高,市场调宽,区域调专,品种调优,产业调强,机制调活,效益调好”的总体方向,重点发展河蟹、斑点叉尾鮰、紫菜、克氏原螯虾等4个出口优势水产品和青虾、鳜鱼、黄颡鱼等19个特色水产品。通过优势产业带建设,制定和完善优势特色水产品有关的省级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