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2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11 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考点11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11实用类文本阅读一、(2010乐昌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15分)刘遵义谈教育(刘遵义: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考要改革,先改报志愿制度主持人:我听你之前批评过内地高考制度最大的缺点就是“一试定终生”,你也曾经提过,中大参加高考以来“深受其害”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刘遵义:很简单,“一试定终生”是它的缺点,不过你应该细心听我说的话,我说它还是有它的优点的,所以我觉得高考是不能轻易的说废除的,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家觉得它公平,所有的学生无论是从很富裕的家庭或者是贫穷的家庭,都要看他的考试成绩,高考是很平等的,所以那是一个好事,我批评它是因为什么?我觉得中国的高考制度要改革的话,首先要把第一志愿先选的制度打破。(招生)应该是按分数来,最高分的先选,不管他是第几志愿,最高分的就可以优先选择。这样的话,就会让最好的学生能够按照他们的成绩给他们应该去的最好的学校,同时,最好的学校也可以招到最好的学生。地域生源倾斜无碍教育公平主持人:很多学校可能在开分校的时候,比如说因为得到了当地政府一个全力的支持,那他投桃报李,就会对这个地方的生源进行一个倾斜,你认为这样也是一个歧视吗?刘遵义:我觉得这个倒是很合理。在美国加州大学它的学生很多都是加州的,它对州外的学生收的学费特别高,这个很合理,反而不这样倾斜是不合理的,在本地的市民、省民他们的税收拿出来建的学校。当然,第一是要优先招收本地的学生,你要用的是教育部的钱那就不一样了,教育部的钱建了清华、北大,它就要全国招生,你拿北京的钱,怎么可以不优先北京的生源?我觉得这是绝对合理的,你不优先的话,就没有省市肯拿钱出来办学了。废除行政级别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主持人:教育公平的问题是今年《教育纲要》里面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去行政化”的问题。内地很多高校的校长是有行政级别的,你认为这个行政级别会让他们有更大的优势吗?比如更好的利用教育资源?刘遵义:级别(的存在)其实就是因为大家还觉得大学的老师都还是公务员,所以还需要级别。假如你在外国,在香港,他们都不是公务员,我们也跟公务员的薪酬脱钩了,所以其实不需要级别。当然,这个要改起来需要一个时间,一个过程,大家有这个“级别文化”,我在的中大本来正教授有三个级别的,我就把它统统废除掉了,就没有了。(现在)还有正教授、副教授、跟助教,但是教授不再分级别了,因为你也不需要分级别,反正这些教授升到正教授都是终身制的,你又何必分级别呢?还要去进行考核,没有意思的,因为你又不能叫他走,但是你可以在薪酬、报酬方面有一点差别对待,所以也不需要分级别。主持人:你说的这个级别跟内地的行政级别是有一定差距的吧?刘遵义:是,我们根本没有行政级别,(大学教授)又不是公务员,我知道国内有什么副部级、局级,我们没有,又不是公务员。我是觉得(废除行政级别)需要有一个过程,不过你不要说级别,你说一般的企业,它也有自己的人事制度,一般外国的盈利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人事制度,但是不需要太讲究级别。主持人:学校“去行政化”的话题在内地炒得挺热,刘校长除了是中大的校长以外,也身兼了不少社会公职,作为你本人是如何去平衡这两种身份的关系的?刘遵义:假如一个人有时间,没有妨碍自己的公务,我想他还是有责任在社会上尽一点力的,我觉得倒没有什么冲突。反而,你是不是要请一个完全不是教授身份的人来做校长呢?这样会更好吗?我觉得不会更好的。19.根据文意,刘遵义先生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意见或建议?(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并归纳概括的能力。首先要查找出文中刘遵义先生的谈话,然后归纳概括即可,在查找刘遵义先生的谈话内容可以借助本文的小标题,因为本文的小标题就是相应部分的主要内容。【答案】(1)关于高考:高考有“一试定终生”的缺点,但不能轻易废除;(1分)高考要改革,首先要打破第一志愿先选的制度。(1分)(2)关于地域生源倾斜政策:这个政策很合理,符合“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不存在歧视。(1分)但是,全国投资的清华、北大就要对全国一视同仁。(1分)(3)关于学校行政级别:学校要有自己的人事制度,不要有行政级别;(1分)学校不能完全“去行政化”,废除行政级别还有一个过程。(1分)20.在接受采访时,刘遵义先生用类比手法说理,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解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即表达效果。解答此类题目要先找出这一手法在文中的具体体现,即相关的语段,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一手法的作用。具体到本文,运用类比手法的地方至少有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