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语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语文.doc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语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语文第二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单元知识要点与能力要求、1、积累39个词语。复习理解成语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积累背诵课文片段、古诗、名言。*3、能够在语境中辨析词义的不同,体会课文用词贴切的特点。*4、认识排比句初步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并能照样子练习仿写排比句。*5、在理解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文章*6、完成作文《,你真了不起》,选一个在某一方面特别了不起的人物,通过一个最能反映人物了不起的事例,把他(她)令人敬佩的表现写具体。(注:加*的是本单元重点知识要点或训练目标。)二、作业呈现形式及项目举例(一)基础1、辨析词语下面句子中的带点词语能不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为什么?并用带点词语造句。(1)洛迪惊恐地看着妈妈消失在黑暗中。(惊异)(2)洛迪看见妈妈已经被折磨得不成样子。(消磨)——7、《妈妈,我们要活下去》建议与说明:在第一单元,学生已经练习过辨析词语。而本次练习,在辨析词义的基础上,重点是要体会课文用词的贴切,并能够在造句中正确运用。教师在评价造句时,一定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在语境中这个词运用得是否恰当、贴切,如果不够合适,要及时引导学生修改。从而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在说话、作文时,潜心选词的良好习惯。以第一题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比较异同。“惊恐”“惊异”都含有吃惊的意思,但“惊恐”还有害怕的意思,“惊异”却只表示惊奇诧异。(2)、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比较体会哪个词最贴切。引导学生在读文中体会,文中洛迪看着妈妈消失在黑暗中,不仅吃惊,而且非常害怕,所以用“惊恐”最恰当。(3)、学生运用“惊恐”造句,然后教师组织交流、评改。2、仿照例句,仿写排比句。(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这样的句子读起来铿锵有力,照样子写一写。例: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爸爸,全社会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1)为了,为了,为了,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2)为了,为了,为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2)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例: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珍珠鸟》(3)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例:是什么在我寂寞久了的心房中轻轻地、暖暖地攒动着?是甜润的清风?是细柔的春雨?还是欢乐的百灵?是什么让老师笑得这样甜蜜?是?是?还是?——《综合练习2》建议与说明:本项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排比句,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并模仿连写排比句。在认识排比句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不要急于揭示“排比句”这个概念,先要让学生在朗读中,比较中,体会排比句的作用——加强语言的气势,使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再让学生通过圈出句中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词语和理解分句的内容,来归纳出排比句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一般分句内容相关,结构类似,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词语反复使用。最后再向学生揭示“排比句”这一概念。在仿写这一教学环节,由于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尝试,然后一定要在课堂上组织交流。交流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写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点评,组织学生集思广益,共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排比句内容既要相关,又不能重复,如果内容存在递进性,还要注意分句的顺序。在教学第一小题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出示句子,分别朗读两句话,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第一个句子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爸爸,全社会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为了每一个家庭不再失去儿子、丈夫、爸爸,全社会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2、归纳排比句的特点。(1)请学生圈出第一句中重复的词语。(为了不再失去)(2)这三个小分句说的内容都和什么相关?(不再失去亲人)3、教师揭示排比句的概念。像这样,分句内容相关,结构类似,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词语反复使用的句子,就是排比句,它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使情感表现得更为充分。4、出示练习,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为了,为了,为了,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5、交流句子,教师点评,并引导修改。6、出示练习,学生再次分组合作完成。为了,为了,为了,!7、组织交流,教师点评修改。学生所写的排比句,往往会出现这样几个问题:1、内容不在一个层面上。2、结构相差太远,语言不够通畅。教师在课堂上,要用心听,然后组织全班同学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