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评课稿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理评课稿编辑精选.docx

地理评课稿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理评课稿地理评课稿1本周四在我校赛课教师,举行了新一轮的高二教师示范课比赛。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听了黄元玉老师的一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课,收获颇多。本节内容为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的大气中的第二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在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再加上我校的基本学情,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目标,就显得尤重要。黄老师是我校地理老师中的佼佼者,曾获得襄阳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的课以设计独特,语言精练,气氛活跃,成果显著而深受学生喜欢,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学习的榜样。今天的这节优质课就是他的教学风格的一个缩影。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收获和感想。首先,是对教材的`处理。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因班而异。通过听课看得出,黄老师也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从重难点的把握,到学生活动的设计;从课堂导入的设计,到导学案的设计编排,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其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这节课以二战故事导入,教师展示黑白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然后老师揭开谜底,讲述故事,并设疑“日本为什么要设计氢气球炸弹让它漂洋过海去轰炸美国?”“同学们猜一下,这些氢气球炸弹真的能飘到美国吗?”再配上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新课教学循序渐进,环节设计深入浅出。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层层深入,并作板画细致讲解。每个环节讲解完,都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气压带风带的示意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配上动画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配套导学案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对本节课的感想在整节课堂中,黄老师的讲解,语言精练,很少重复,也没有口头禅。板书设计工整,板画精美。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注重课堂的氛围和节奏的把握,合理设计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把握教材处理和精炼语言上狠下功夫,争取当一名业务精深,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地理评课稿2在听了高一地理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公开课后,地理教师们进行了课题探讨,教学者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想法。通过听课和评课,感触颇深,提出来供同行们思考。第一部分教学者说设计意图和教学效果一、关于三维目标。从三个层面进行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2、通过阅读教材和学习活动,能够解释和绘制地理过程示意图;3、能结合具体例子,说明各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地理教学,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和生物循环示意图,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二、教学重、难点结合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的重难点。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因分析;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产生的新功能。三、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采用小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完成以下课堂教学任务。(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水循环2、岩石圈物质循环3、生物循环(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2、平衡功能教学者自己认为的不足之处:1、课堂容量有限,学生参与课题教学的积极性还不够;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氛围不够浓厚;3、教师讲解太多,学生的主体性没全面的体现出来;4、教态还不够自然大方,略显拘谨;5、讲练结合不够,练习的针对性不强等等。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第二部分听课教师的听课评价优点评价:1、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2、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多媒体的应用能够辅助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4、教学语言和蔼可亲,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5、重点讲解细致,难点能够化解,学生参与了课堂教学;6、板书清晰,结构合理,课堂教学环节紧凑,环节承转自然,课堂结构科学。不足之处:1、虽然地理教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入手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突出了新课程“用教材”的思想和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的理念,但是如果这些图片能够结合乡土地理,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2、虽然地理课堂力图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教学,但是从总体的感觉上看,学生整体的参与度不高。3、虽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由于教师对课堂基本情绪的把握不准,使得这种过分的制造“愉快”,反而减缓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4、虽然运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