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抓住有利契机适时指导写作对于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无从下手。而日记却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有效途径。然而,怎样指导学生写日记呢?如果我们盲目地随便给学生留一篇日记,让学生去写,学生往往不知写什么?学生可能抓不住有意义的事来写,写出来的东西要么平淡无奇,要么空洞乏味。也有可能学生所写的不是当天发生的事,要么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要么就是随意编造出来的假人假事,没有真情实感。还有可能是学生随便从哪个作文书上胡乱扒下一篇应付了事。达不到练笔的目的。笔者以为,凡是对学生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感动,有所发现的事都可以拿来作为日记的题材,例如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一个热闹的劳动场面,一股团结的力量,或是一件感人的事迹……总之,只要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我们所熟悉的都不能放过。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一双善于捕捉创作灵感的慧眼,随时抓住作文教学的有利契机,适时指导学生写作。一、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有利契机,指导学生写作例如在六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有这样一道题:张平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这是一道思考题,学生可能有的做了,有的没做,还有的干脆没看,我先让学生读题明意之后,没有像以往那样先让学生试做再做总结,而是在做题之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先猜一猜哪种储蓄方案得到的税后利息多?结果32名学生中有29名同学说是第二种方案,只有三名同学同意第一种方案。“好,同学们就拿出笔来算一算,看哪种方案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声令下,同学们纷纷拿出笔来进行演算,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有的同学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眉头紧锁,抓耳挠腮不会计算,或者算完了不知对不对。这时,我让同学们和我一起算。于是,我拿起粉笔一边讲解演算方法一边算题,得出下面的结论:第一种方案:500×2.43%×2×80%=19.44第二种方案:(500×2.25%×1×80%+500)×2.25%×1×80%+500×2.25%×1×80%=18.162结果出来了,选择第一种方案的那三名同学高兴得欢呼起来,而选择第二种方案的29名同学则露出了窘迫的神色。这时我当然不能放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机会,我问那三名同学,你为什么选第一种方案,他们说他们做过。我又问那29名同学,你为什么选第二种方案,他们说他们没有做过,只是凭感觉认为第二种方案正确。“好,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启发或者收获?”有的同学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以往少数服从多数的说法有时是不正确的。”有的同学说,只有亲身去实践才最有发言权,不能主观臆断。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也有的同学说只有努力学习,熟练掌握文化知识,我们得到的才能越多,我们在生活中才会少走弯路。这时我抓住时机说:“好,同学们的感受很深刻,那就把今天的感受写一篇日记吧!”由于这件事是学生亲身参与的,是学生熟悉的,所以学生有内容可写,有体会可言,结果学生写出的日记,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思想深刻。这不是对数学课堂的越位,数学课堂也离不开思想教育,这反而是课堂的升华。学生通过写日记,不仅达到了练笔的目的,而且对这道题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如果我只停留于对数学知识的讲解,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忽视对作文教学的指导,就会失去一个很好的作文指导的机会,那么,学生也不会写出这样好的作文。二.在创设情境中抓住有利契机,指导学生写作如著名作家峻青写的《第一场雪》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字清新。表达了作者在1962年看到了久旱后我国下的第一场大雪时的喜悦心情。是描写雪景的最佳范文。对于这篇课文,我没有像以往那样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讲读,而是先把它越过去了,因为当时虽已进入冬天,但还没有下雪。如果在这种情鱿陆薪萄В蚝苣烟寤岬?雪景的美丽,更难体会到作者的喜悦心情。我想教材编者的目的也在于此吧。我和同学们都盼望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终于有一天下雪了,正如峻青文中描述的那样:“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由于我们是在雪景中学习的《第一场雪》,身临其境,所以,同学们印象深刻,领悟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那么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一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课后,我让学生以《第一场雪》为例写一篇日记,题目也叫《第一场雪》。结果,一篇篇美文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