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江号子教案.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川江号子教案.doc

川江号子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川江号子》教案上课人:李孟兵教学目标:通过意象解读诗歌。在读中体会诗的感情。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教学步骤:导入1、让学生挺歌曲《船工号子》提问:什么是号子?号子: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是一种伴随着劳动而歌唱的民间歌曲,流传于中国各地。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一些协作性较强而劳动动作在节奏、速度上经常变化的集体劳动,需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进行。劳动号子就是人们在这类劳动场合,为了统一节奏、协调动作、激发劳动热情和缓解疲劳而唱的一种歌。所以,产生"号子"的必备条件首先是集体劳动,同时还必须是需要互相协作的集体劳动劳动号子曲调高亢激奋,节奏沉稳有力,调式调性变化频繁。一领众和或众人齐唱,变化多端。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句较长,“合”句稍短。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合句都十分短促。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叠状态。这种劳动号子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还是强调节奏以便人们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紧张的劳动动作、沉重的体力负荷,赋予劳动号子的歌唱以吆喝呐喊的特点,因此,民间习惯称它为“吆号子”、“喊号子”和“哨子”等。一、走近作者1、你了解蔡其矫吗?作者简介蔡其矫(1918.12.12——2007.1.3)著名诗人,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1918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幼年随家迁居印尼泗水,少时回国读书、生活,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1年在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大教书,以诗歌《肉搏》成名,上世纪50年代诗歌《雾中汉水》、70年代《祈求》曾闻名遐迩。出版《回声集》《涛声集》《祈求》、《福建集》、《迎风》、《醉石》、《诗歌回廊八册》等共22本单合本诗集。二、读诗方法:音读意读情读美读1、音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词与词的关键,读出句与句间的自然连接。诵读技巧:音读,字准句清,音正腔圆,语调调控得体。2、意读以理解诗歌意义、内容为目的,借助诗歌意象把握诗歌。诵读技巧:“意读”声中见人,语中见事,语调变通。破译意象(学生边读边划出体会到的意象)(1)意象是诗歌的精灵(2)品味语言-感悟主题-破译意象理解诗歌,就要破译诗歌中的意象内涵,《川江号子》采用的是两类意象,请同学们破译“呼号”、“回声”、“吆喝”、“长啸”、“悬岩”、“漩涡”、“木船”“桨”“云”“树”“野庙”“闪电”“雨点”“血泪”的具体内涵.(3)号子和船夫:号子是船夫凄苦命运的呐喊,是船夫悲剧平凡人生的张扬,是船夫顽强生命意识的呈现。船夫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悲剧英雄,是一尊强悍而悲壮的生命雕像,是千百年来不断奋斗抗争、生生不息但又一生愁苦悲惨的普通劳动者的典型形象3、情读是指借助诗歌的节拍、重音、语调、语速、等手段,将读者体悟到的文章的感情读出来一种方法,核心是“情”。诵读技巧:“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形成共鸣。诵读中感悟生命的震撼美读从美感高度去读,读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诵读技巧:从诗歌的形象、形式、韵律、情趣品读。语言品味这首诗采用了自由体,句式灵活,没有严格的押韵,但读来有强烈的节奏感,主要是因为诗人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1)人称的巧妙变换。(2)词语的复沓与对仗。总结:本诗作者借助于对江上动人号子的刻画,表达了对英雄般船夫及其生命活力的敬仰之情。在诗中,号子与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一体,共同塑造成了一尊强悍而悲壮的生命雕像。四、拓展练习以“春天”为话题按下面的格式仿写一组句子。每句话用两种修辞手法。我看见()我看见()我看见()我看见()五、总结长鸣的汽笛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长江两岸再也听不到川江号子了。但是,那世世代代激励人们向上的号子,却以它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力登入了中国民间文艺的殿堂,成为民间文化的瑰宝。虽然,川江船工的苦难一去永不复返。但是,记录着人类业绩的川江号子却从狭窄的峡谷中飞了出来,飞向了更广阔的世界。它跨越时空,成为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共同财富,成为永远激励后人的千古绝唱。201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