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6.doc
上传人:春景****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整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6.doc

《整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6.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识记并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情感目标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重点难点】1.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中华文化傅大精深的三点表现。2.完成预习自测。【课前预习】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展示人们的有独特的作用。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的特点。3.科学技术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生动体现。4.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既,又。5.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和强大的。6.包容性即和。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7.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8.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和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接力量之源。【预习自测】1.下列选项中可以证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有()①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②地方文化各具风采③民族文化异彩纷呈④汉字与史学典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④2.山东素称“齐鲁之邦,礼仪之乡”。鲁中平原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矿奔放;鲁西地区是孔孟之乡,传统厚重。这表明()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③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课堂探究】探究一: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依共存的国家,各民族文化既保持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又相互吸纳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凝聚力、生命力极强的多元文化一体的中华文化。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探究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材料: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古老的百越文化汇聚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现在每三个广州人中就有一个外来户,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愈加频繁,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岭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体系构建】【课堂检测】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据此回答1-2题。1.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是各地区文化的松散集合D.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2.从“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的意义上说,形成这种地区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影响B.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C.外来文化的影响D.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影响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至令仍为很多人所喜爱。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曲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①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④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A.①②③B.④C.①④D.②③④4.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有()①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令当时的欧洲人别钟爱,由此带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②中国的瓷器名扬四海,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③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④中国医药学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近几年来,海峡两岸交流频繁,从文化角度而言,这是因为()①台湾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②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③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6.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牿色的优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条》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