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与燃灯佛.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刚经》与燃灯佛.docx

《金刚经》与燃灯佛.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刚经》与燃灯佛金刚经与燃灯佛2021-04-1815:00:02小编:admin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这么一段:‘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许因为我是江浙人的原故,在我初讲金刚经的分析的时候,将‘于然灯佛前’的‘前’字,解释成‘面前’,于是说成‘在然灯佛的时代。’可是我错了。后来在读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发觉他并没有用‘前’字,而是用的‘先、复先’。就是说‘在然灯佛时代之先’,也即是说还没有到然灯佛的时候。可是我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佛陀在比较校量他供养极多数的佛的功德,和后末世受持读诵金刚经的所得的功德时,有必要加上‘于然灯佛前’这一句?没有这一句,不是一样可以比较说明吗?——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尽管多,总是一个有限量的数字;而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则可能达到无限量的境界。因此在后末世,佛法已衰,明师缺乏的时代,能受持读诵金刚经的,他所可能得到的功德,是无限无量,因此更大。所以在后来的金刚经的分析的版本中,在引用到这一段经文时,祗强调了功德的校量,而没有提到然灯佛。可是我又错了!为什么我又错了呢?因为我只是重叙了后末世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是大于佛陀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的功德,而没有说出‘所以然’或‘为什么’的一个重要点。最近因为做佛典电脑光碟化的工作,担任了一部分校对,在校对佛藏经到第八品<净见品>时,读到佛对舍利弗讲了许多过去世他是转轮圣王或天王的时候,他曾供养承事极多数的佛,可是没有一位佛给他授记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转轮圣王或天王都已具有三十二相,表示他们累积的福报功德,已经近乎圆满,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位佛给他授记呢?佛陀在佛藏经中自己的解释,是因为那时仍存有一个‘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也即是说,我做这许多福报功德,是要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想要成佛。这种念头,无论如何微细,还是凡夫之见,因为一是认为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认为有佛可成,有可得可成,能得能成的‘法见’;二是什么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什么人成佛啊?是我,这就有了‘我见’。祗要心中稍稍生起或存有这种见,则还没有到无生法忍、无相无见的境地,还没有圆满,所以不得授记。一直到然灯佛(亦译成锭光佛、或定光佛)的时代,他透彻了实在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也无佛可成。所以,金刚经中说:‘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相信各位现在已明白,这句‘在然灯佛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这段经文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因为它说明:在然灯佛之前,佛陀的前身,尚有我见法见;在然灯佛时代,他明白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无佛可成,所以他我见法见已清净。在然灯佛之前,因为他尚有轻微的我见法见,所以他的供养承事八百四千万亿诸佛,还是有相布施,所以功德不及后末世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无相修持大。在然灯佛时代及以后,他已具‘无生法忍’,我见法见已空,则一切布施,都是无相,其功德亦非算数譬喻所能表达。所以,这几个字实在是校量比较中的一个极重要关键,可是我一直错解或者没有看出其重要性,十分忏悔。也希望这篇短文,能提醒各位,在修行的过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关键?拓展阅读: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今天特别高兴能够和各位结增善缘。各位都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报身佛的清净庄严国土。在观无量寿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说,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法藏比丘的时候,他发了四十八个大愿。修净土的同修对这四十八大愿,一定都很重视,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换句话说,西方极乐国土就是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所显现出来的。大家都看过电视,当您要看台视的电视节目时,您就必须把电视机的频道转到台视的位置,台视的节目才能显现在画面上。同样的道理,您若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和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及他的悲心相应,才能到达。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没有一愿是为他个人而发的,每一个愿都是为一切众生而发。对于十方所有一切众生,一律平等,阿弥陀佛都希望,都欢迎他们能生到极乐国土,在那里薰习成佛。所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简单的讲,就是要度一切众生。下面先把我个人的学佛经过向各位报告一下,希望用实际的生活,来说明我对今天这个题目的浅见,还望各位指教。我的母亲很相信观世音菩萨,常对我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故事,因此我的学佛受我母亲的影响很大。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们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随著我母亲到山上的观音庙去拜观音菩萨。那时我们很顽皮,不肯随母亲及亲戚走大路上山,三个小孩从庙旁的山坡爬上去。爬到一半,无处可爬,也无路可以下去,我们三个急得要命,这个时候好像听到母亲在身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