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课件.pptx
上传人:猫巷****熙柔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课件.pptx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一、原核细胞二、真核细胞细胞核(nuclear)由核膜(nuclearmembrane)、核液(nuclearsap),核仁(nucleolus)和染色质(chromatin)四部分组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第二节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chromatin)是细胞分裂间期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根据间期染色反应,染色质分为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在细胞间期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深的区段。●常染色质(euchromatin):染色质线中染色很浅的区段。异染色质特点:★在间期仍然呈高度螺旋化状态的染色质.染色很深.主要位于着丝粒附近.★异染色质在遗传功能上是惰性的,一般不编码蛋白质,主要起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的作用.★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S期的后期.★GCrich,DNA序列高度重复“染色质-染色体”的四级结构1.形态:2.类型:各生物的染色体不仅形态结构相对稳定,而且其数目成对。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长短臂比、随体有无等特点进行编号。细胞周期(cellcycle)第三节细胞的有丝分裂G1期:第一个间隙,主要进行细胞体积的增长,并为DNA合成作准备。不分裂细胞则停留在G1期,也称为G0期。S期:DNA合成时期,染色体数目在此期加倍。G2期:DNA合成后至细胞分裂开始之前的第二个间隙,为细胞分裂作准备。M期:细胞分裂期。一般S期时间较长,且较稳定;G1和G2的时间较短,变化也较大。因物种、细胞种类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异。在间期染色质处于解螺旋状态、松散分布细胞质中,核仁染色深核仁、核膜消失标志着细胞分裂中期开始。主要特征:●染色单体进一步螺旋、收缩直至呈最短、最粗的状态;●纺锤丝形成一个三维的结构,称为纺锤体(spindle);●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点附着,并牵引染色体,使其着丝粒均匀分成在垂直于两极的一个平面上,常将这个平面称为赤道板(或赤道面)染色体臂自由分布在赤道面的两侧。●染色体形态稳定,排列均匀,是研究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后期(anaphase)末期(telophase)2.有丝分裂(mitosis):在整个过程染色体会产生有规律的变化,包括两个紧密过程:核分裂为二细胞质分裂,二个子细胞中各含一个核。根据核分裂的变化特征可以将有丝分裂分为四个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有丝分裂的意义:⑴.生物学意义:*有丝分裂促进细胞数目和体积增加;*均等方式的有丝分裂,能维持个体正常生长和发育,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⑵.遗传学意义:.核内各染色体准确复制为二两个子细胞提供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遗传基础;.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子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要注意的问题:后期是染色单体分开第四节细胞的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的过程后期I(anaphaseI,AI)3.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在有性生殖中的作用)●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保证物种的稳定。●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和人工选择提供条件。可遗传变异的产生: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1期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人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有223种排列)雌配子体,雄配子体的随机受精减数分裂1期中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第四节配子的发生和性别的决定原始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极少细胞质)次级卵母细胞(极大部分细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