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知识表征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MB 金币:9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认知心理学知识表征课件.ppt

认知心理学知识表征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9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陈述知识表征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知识的分类以及表征的概念,并就知识表征的代表性理论及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类知识表征方式进行介绍,最后从符号取向的信息加工观点和联结取向的联结主义观点两个方面讨论知识表征的理论模型。知识表征的定义知识表征是指“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观念等的一种为头脑所知的形式”,即“知识在人脑中的记载、存储以及呈现方式”。第一节知识表征概述第一节知识表征概述第一节知识表征概述在对切断左右半球手术的病人的研究中,加扎尼加和斯佩里(Gazzaniga&Sperry)注意到右半球以类似知觉的方式加工视觉空间状态下的知识表现的很好,左半球在符号性知识表征和操作方面表现的更好。简单地说,左半球与言语加工任务有关,而右半球主要处理非言语信息(如视知觉、视觉记忆等)。鲁利亚(Luria)和米尔纳(Milner)发现脑的特定区域的损伤有可能影响命题操作功能,如语言;而其它区域的损伤可能会影响表象的操作功能,如面孔识别能力。麦克尔·科尔包罗斯(MichaelCorballis)甚至提出人类的大脑左右半球不对称性的进化根源与其它动物的大脑一样,右半球以一种知觉物理环境的方式来表征知识,而和动物不同的是,只有人类的左半球有能力操纵表象性成分(如几何图形)和符号,并由此产生新的信息。科尔包罗斯(Corballis)指出,在人类中能够观察到的右半球的表面优势可能是左半球的功能被语言隐藏的结果。尽管对表象性功能和符号命题功能的区分在大脑半球中有一定的证据,但也有证据表明左右半球的功能定位的区分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人类对抽象词和具体词的加工情况。(资料来源:RobertJSternberg著.认知心理学.杨炳钧,陈燕,邹枝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版.)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我们知道关于房子的很多知识,如:房子是一种建筑物房子里包含一些房间房子可以由木头、石头、砖来构成房子里有直线、三角形、四边形类别的重要性在于它包含了该类别中具体事例的可预测性,所以当人们提到房子时,我们对它就有一定的了解。安德森(Anderson)认为图式可以用插槽(slot)结构来说明概念的类别知识。插槽明确说明了类别成员的各种属性价值。上述对房子的类别知识可以表征为:上属:建筑物组成:房间材料:木头、石头、砖形状:直线、三角形、四边形在以上表征中,“组成”、“材料”这样的项是概念的属性或插槽,而房间、木头、砖这样的项表示的是值,插槽和值配对就组成了一个典型特征。房子通常是由石头、砖这样的材料建成的,但也不排除别的材料(如硬纸板)的可能性。因此,上面列出的值称作默认值(defaultvalues)。图式能推断出表征该概念的属性。比如,如果我们知道某物是房子,我们就能推断出房子是由木头、石头、砖组成,并且有窗户、天花板等。图示推理过程也能处理例外:我们也可以设想没有天花板的房子。图式和插槽之间是约束关系。比如当听说某个建在地下的房子时,就可以推断出它没有窗户。(资料来源:JohnAnderson著.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秦裕林,程瑶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版)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产生式(产生式规则)产生式系统(冲突解决策略)解决问题第四节知识表征的理论模型一、符号取向的知识表征模型一、符号取向的知识表征模型——集理论模型谓语交叉模型:二、联结取向的知识表征模型1.依据安德森的知识分类,论述知识的类别及其关系。2.外部表征有两种不同形式——图像和语言,它们在表征知识方面有哪些不同点?试举例说明。3.双重编码理论如何用实验验证?4.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有哪些?5.产生式系统有哪些特征?6.符号取向的知识表征模型和联结取向的知识表征模型的区别是什么?7.符号取向的知识表征模型有哪些?它们相应的实验是怎样进行的?8.联结主义模型有哪些特征?【案例分析】【拓展学习】1.陈琦,刘儒德著.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连榕编.认知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彭聃龄,张必隐著.认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黄成玲,王勇慧.联结主义模型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18-215.吴晶,龚海梅,陈进.英语语法规则获得与迁移的智力技能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1060-10646.王瑞明,莫雷,李利等.言语理解中的知觉符号表征与命题符号表征.心理学报,2005,37(2):143-1507.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心理科进展,2007,18(5):705-7108.JohnAnderson著.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秦裕林,程瑶,周海燕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