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教材:樊昌信通信原理(第5版)国防工业出版社参考书目南利平,通信原理简明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纪越峰等,现代通信技术(第2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年王福昌通信原理学习指导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李永忠徐静现代通信原理、技术与仿真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课程目的课程内容第1章绪论1.1引言2.通信系统点对点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息源(简称信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如麦克风。信源可分为模拟信源和数字信源。发送设备: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信道: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的物理媒质,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大类。噪声源:集中表示分布于通信系统中各处的噪声。接收设备:从受到减损的接收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电信号。受信者(信宿):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如扬声器等。1.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的概念(1)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指代表消息的电信号及其参数(幅度、频率或相位)是随消息连续变化的信号。其特点是幅度连续变化,而在时间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前者是连续的模拟信号,后者是离散的模拟信号。(2)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一系列的电脉冲,时间上是离散的,信号参数(幅度)也不连续变化。数字信号是指在时间上和幅度上均取有限离散数值的电信号,这类电信号常用电压或电流的脉冲代表。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不同点在于数字信号不直接与消息对应。图1-2模拟调制信号与数字调制信号3.模拟通信系统(1)点—点单路通信系统图1-3点-点单路通信系统(2)点--点多路通信系统(3)通信网图1-4点---点单路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信源:可以是模拟信源,也可以是数字信源(离散信源)。信源编码:对模拟信号进行A/D变换和压缩,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信道编码:提高通信可靠性,Pe’<Pe。调制器:作用同模拟通信。发、收滤波器:作用同模拟通信,且使系统无码间串扰。同步器:使收发信机步调一致地工作以正确传输信息。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略掉上图中的某些单元。若无调制解调器则为数字基带系统。与模拟通信类似,在多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采用上述数字传输技术外还需采用复用技术,在通信网中还需采用交换技术及网络技术。目前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复用技术是FDM、TDM(时分复用)和CDM(码分复用)。5.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缺点1.3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式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将代表信息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成组的方式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优点:节省传输时间,速度快:不需要字符同步措施缺点:需要n条通信线路,成本高串行传输: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以串行方式一个码元接一个码元地在一条信道上传输优点:只需一条通信信道,节省线路;缺点:速度慢,需要外加码组或字符同步措施其他分类方式: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专线通信和网通信自19世纪初电通信技术问世以来,短短的100多年时间里,通信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千里眼”、“顺风耳”等古人的梦想不但得以实现,而且还出现了许多人们过去想都不曾想过的新技术。回顾通信技术的发展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与掌握这门科学知识。下面我们给出通信技术发展历史。1.4通信现状及发展趋势1937年,发明脉冲编码调制原理;1938年,电视广播开播;1940-1945年,二次打战刺激了雷达和微波通信系统的发展;1948年,发明晶体管,Shannon提出了信息论,通信统计理论开始建立;1950年,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1956年,敷设了越洋电缆;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1960年,发明激光;1961年,发明集成电路;1962年,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1960-1970年,彩色电视问世;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数字传输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高速数字电子计算机;1970-198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微处理器等迅速发展;1980年以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长波长光纤通信系统广泛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虽然在各国通信网中,模拟通信依然存在,但无疑数字通信是目前和今后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根据各种通信技术在通信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我们对过去的100多年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认为有10项重大通信技术值得人们纪念:(1)摩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有线电报开创了人类信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