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毓智语法化讲义.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石毓智语法化讲义.doc

石毓智语法化讲义.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讲语法化理论概说1.1理论框架这一部分将简要论述我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从历史事实中归纳规律,揭示汉语语法发展的具体过程。但是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个适合描写汉语语法史的理论框架。尽管我们认为新近的历史语言学理论?语法化最适合于我们的研究目标,但是该理论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对印欧语言历史发展的考察,因此不能简单照搬,必须加以修正以适合汉语的情况。1.1.1语法化理论凡是对历史语言学感兴趣的读者,一定都会对“语法化”和它的相应英语叫法grammaticalization不陌生。然而在目前通行的英语辞典中尚见不到grammaticalization这个词条,甚至大部分的语言学辞典也未收录该词条(如Trask1993)。要了解该词条的定义只能到有关的历史语言学书中去找。下面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解释。语法化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时性的,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特别是它们的具体发展过程。从这一角度看,语法化是关心一个普通词汇如何演变成一个语法标记,以及一个语法标记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共时性的,基本是把语法化看作一种句法、篇章和语用现象,即语言使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各种各样格式。(Hopper&Traugott1993:2)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有关语法化现象的文献。首先注意到有关现象的人是中国学者。根据郑殿、麦梅翘(1964),过去一千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很注意语言中的“虚化”现象,相对于普通历史语言学中的“语义虚化(semanticbleaching)”或者“语法化”。一个名叫周伯奇的元代学者已经注意到,很多当时语言中的虚词都是来自实词。清代涌现出了一批研究虚词的优秀学者和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如王引之和其《经传释词》、袁任印和其《虚字说》等。在西方历史语言学中,法国学者Meillet于1912年在其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语法形式的演化》中首先使用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这一术语,用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此外,他还把语序变化归入语法化现象。该思想还可以追溯到Humboldt和Gabelentz早期关于语言演化的学说。在这篇文章中Meillet已经确立出导致新语法形式产生的两个机制?类推和重新分析。华裔学者李讷和Thompson合作在汉语历史句法形态学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们的论著(如Li&Thompson1974,1976a,和1976b)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方面是他们关于汉语连动结构(verbserialization)的研究,指出动词可以语法化为一个格标记,从而可以引起语序的变化。此外,他们还提出了“话题”和“主语”之间的历史渊源:主语实际上是从话题语法化而来的(1976b:484)。这些研究对汉语历史句法形态学非常具有启发性,后来汉语历史语言系的研究、特别是国外的有关研究都与他们的工作有关。孙朝奋于1996年出版了他的《汉语史上的语序变化和语法化》1。该书首次比较系统地运用语法化理论分析了一组汉语语法标记的发展,其中包括完成体标记“了”、处置式标记“把”、情态标记“得”以及介词的语序变化。此外,该书还讨论了诱发语法化的一些动因,诸如临摹性(iconicity)等。它是最近若干年来用英文出版的比较重要的文献。从八十年代至今,普通历史语言学领域中出现了一批语法化的理论著作,现在我们把比较有代表性的列举如下。Lehmann的ThoughtsonGrammaticalization:AProgrammaticSketch(1995[1982])总结了语法化的研究历史,并讨论了一组有关的例子。Bybee等(1985)Morphology:的A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MeaningandForm是一部非常有影响的理论著作,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Heine等(1991)的Grammaticalization:AConceptualFramework集中讨论了诱发语法化的语用和认知因素。语法化理论方面最全面、最系统的专著要推Hopper和Traugott(1993)的Grammaticalization一书,该书讨论了几乎所有该领域的重要问题,是我们学习历史语言学难得的好教材。Bybee等(1994)的TheEvolutionofGrammar从比较语言学和类型学(typology)的角度详细讨论了动词语法标记的发展,材料翔实,颇具有启发性。另外,还有一些有关语法化问题的论文集相继发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Traugott和Heine合编的ApproachestoGrammaticalization(1991),Pagliuca(1994)的PerspectivesonGram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