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伟大,谁最光荣.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谁最伟大,谁最光荣.doc

谁最伟大,谁最光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谁最伟大,谁最光荣?有人问我:“这世上谁最伟大,谁最光荣?”我铿锵有力的回答:“工人最伟大,劳动最光荣!”有人曾这样议论过我们的电力维修工人: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收破烂的,仔细一看是送电线路这一块的。这就是我们电力维修工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啊,每个人都有过美丽的青春,有的人青春美丽在雪山哨卡,有的人青春美丽在菁菁校园,有的人青春美丽在无影灯下……而在我们中间,那一个个平凡的电力维修工人,将他们最青春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平凡而伟大的电力事业。在我的理解里,工人最伟大。就是因为这些平凡的电力维修工人,才换来了宁静乡村的万家灯火、喧嚣都市的霓红闪烁,才换来了酷热夏日的凉风习习、冰雪寒冬的春暖融融。在我的理解里,劳动最光荣。因为劳动对一个人来说并非“挣钱养家”这么简单,同时它也是实践自己人生价值的天地。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电力工人的光荣称号,热爱自己这个播撒光明的职业。人生的创造和进取是没有止境的,电力维修公司的职工们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奋斗也就没有止境。多年来,他们面对工作上的艰难险阻,环境条件的恶劣变化,从无畏惧,勇往直前,谱写了一曲曲电力工人的赞歌,为胜利油田电力事业的发展留下了光辉的篇章。电网在荒原、在城市,更在电力人的心里。路过电力设施,在平常人的眼里,它们看起来都千篇一律,可是对于电力人来说,却是另有一番含义。电力维修公司经理刘海辉、书记丰茂忠,谈起油田电网,任何一条线路,哪怕是一基电杆,都熟稔的像自己的孩子。一条线路,一串故事,一座变电站、一段岁月。记得04年夏天,河口110kV大一线出现险情。险情就是命令,公司立刻着手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准备,落实现场情况,编制方案,材料员备料,组织动员职工。准备妥当,一行人立刻赶扑现场。现场险情是线路杆塔倾斜严重,需要重新更换所有杆上金具和拉线。地面工作的开始组装横担和金具,负责杆上作业的职工们二话不说,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始登杆。当天的天气预报是38℃,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丝风也没有,只能看到丝丝的热流如蒸汽般的滚动,太阳把自己的热情挥洒的淋漓尽致,地面温度已经超过40度,热气穿过鞋底肆意的炙烤着脚板,把所有人驱赶的走个不停。地面的温度尚且如此,电杆横担上的温度可想而知。旧的横担锈蚀严重,扳手卸不动,只得动用火焊割开,耀眼的火花,四处飞溅的铁水把心中的闷热再提了一个等级。尽管环境严酷到如此地步,奋战在杆上的职工们硬是没有一个人下来休息一下,整整三个小时,从旧横担拆除,到新横担安装完毕,电力维修的工人们凭着自己的一股顽强拼搏的精神,经受住酷暑的考验,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这个抢险任务。看着师傅们干裂的嘴唇、通红、深凹的眼眶,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就是这样一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电力工人在用自身的行动实践着工人伟大,劳动光荣这一优良传统。弘扬着爱岗、敬业、奉献的胜利精神。05年公司承揽了当年的第一个外部市场工程——银鹰化纤有限公司35kV变电所及线路工程。该工程工期紧,工程量大,施工环境十分复杂,技术要求高,鉴于以上情况,公司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生产办、施工二队、三队部分精锐人员组成的银鹰工程项目部,开始了征战高密的历程。银鹰公司地处高密县高化学污染区,周围到处是化工厂,一进入施工区,各种各样强烈的化学气味扑鼻而来,薰得人透不过气来。尽管条件恶劣,下车伊始,项目部的成员顾不上四五个小时的旅途劳顿,就迅速带领大家展开了各项工作。按照部署,施工队伍兵分三路,一路负责35kV升压站安装,一路负责35kV降压站的安装,另一路负责线路施工,三路同时开工,齐头并进。在变电站设备的安装施工中,由于现场没有施工机械,职工们只能用滚杠运输,将一面面笨重的控制柜、高压柜等一点一点运送到位。与此同时,电缆线路的敷设工作也在艰难前行,与常规电缆敷设不同的是,此次电缆敷设是将3根碗口粗的大口径电缆敷设到离地面四米多高的蒸汽管架上,如此又粗又沉电缆,抬一下尚且不易,何况是整条架设在离地面四米多高的蒸汽管架上!八月酷暑,流火的季节,炎炎的烈日下,滚滚的热浪伴着氨水、硫化物、烧碱等的刺鼻气味,呛得人直恶心。高温,重体力劳动,职工们个个汗流浃背,按照部署,干完一天的工作,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由于恶劣的环境,嗓子发炎、感冒、发烧,接踵而来,职工们嗓子全哑了,个个说起话来,成了“公鸭嗓子”。共去了十几个人,病倒打吊瓶的就有几个,剩下的人还得分几拨,互相配合。虽然施工进行得很艰苦,但大家都没有埋怨,干劲都很高,生病的职工都是打完吊瓶,接着又投入到了施工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畏难,不退缩,所以,时间尽管很紧,任务尽管很重,我们的工作质量还是很高,工作进度也很快。付出就有收获。优质的施工,良好的信誉,训练有素的施工作业,在甲方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赢得了甲方的一致赞誉,听到这些,这些“哑嗓子”的汉子,露出了由衷自豪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