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艳我在课改中成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付艳艳我在课改中成长.doc

付艳艳我在课改中成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在课改中成长---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康家营子中学付艳艳摘要:历史学科向来被认为是“投入”大于“回报”的吃力不讨好的学科,甚至称为“少(收益少)”、“慢(见效慢)”、“差(不实用)”、“废(忘得快)”的学科,从事历史教学的的历史老师尽管想尽万千方法,但还是改变不了历史教学面临的困境,还是成为被学生、被学校边缘化的人物,历史教学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关键词:历史教学困惑一、教材的问题新课程一标多本,教材内容有所改变,教材很难把握。完全改变了以前的结构,拿到教材,给我的印象就是好像把教材中小字部分变成重点,原来的重点删去。老版本的教学是先基础知识的通史学习,现在完全的倒置过来了。没有了以往的相关基础知识做铺垫,学生很难理解历史现象于把握历史知识,老师们将会花去不少时间来完善学生的基础知识。新课程要有很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容量很大,内容很多,课时给我们历史课的时间却很少,仍然是以豆芽科的形象出现的,所以要完成相应的历史教学任务确实不太容易。学生的知识、能力层次都较低,跟不上新课程,产生了厌学情绪。模块式教学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越学越糊涂。二、学生的基础问题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家长、领导重视不到位。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构想必须建立在学生基础之上,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学习要为高中的专题复习做好准备,但我们面临的现实状况是,在许多学校,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通常被称为“副课”、“小科”,所以大多数学生和一些家长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重视不够,从而导致历史教学的某些不到位,致使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差,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时间、朝代概念都没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基本的必要的识记都谈不上,更遑论理解掌握,学生甚至出现不辨商君始皇现象!学生初中基础薄弱已成为以后高中新课程推行的一大障碍,课时又紧、任务又重,初中新课程不得不负重前行,这可能是课程编制者所始料未及的。三、中考问题大家心知肚明的是初中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应试教育的模式。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中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在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初中,正在把应试教育推向顶峰,实施“精英教育”。他们设重点班,有的学校称“精英班”、“快班”、“小班”等。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重点高中的学生,只要有中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然而在以考试为纲,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历史教育却则成了一大牺牲品。某领导公开说:“现在初中生的竞争,实际上是尖子生的竞争,说白了就是看你这个学校多少学生考上重点高中尖子班。”在这种情况下,对中考试题的钻研和应试技能的训练几乎成了历史课的全部。在月考中,历史试题繁、难、偏、旧倾向严重。经常有60%的学生不及格,有相当多的学生只考十几分甚至几分。这不禁引起人们思考“历史真有那么难吗,为什么我教材滚瓜烂熟还是不能得到高分呢?”有人对某重点中学一重点班前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愿意报文科的只有1人;对历史课没兴趣的有92人;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作业就是看课外书”的有87名。由此初中历史教学的困惑可见一斑。四、教学内容的问题历史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这还是问题吗?不就是历史教科书呈现的内容,不就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把教材内容全部吃透,把考纲考点全部落实到位不就得了,可是这样上历史课,正如任鹏杰老师在《站在学生立场追问历史教育有效性》一文指出的,这样授课方式就会出现教师“一讲到底”,讲的内容却非常枯燥,教师“发放”的尽是课本知识,从概念来到概念去,它们并未因你的讲而变得活起来,与其如此还不如我们学生自己看书。而令一方面教师想标新立异,阐发自己的观点,历史教师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遵循“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也在读书提高自己,从而使历史课也愈来愈有历史味,愈来愈有思想、深度和广度,听历史课开始变成为一种享受。但是,历史教师没意识到你由此染上了一种新病——变得自信过头到了近乎自负的程度,尽管在日常教学中非常注意互动,但却太强势了,咄咄逼人,历史教师的观点几乎不容学生置喙,更不容反驳。历史教师一边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一边又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历史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摆脱了死记硬背教科书的痛苦,一方面又让学生陷入历史教师一己的角度和观点的僵化。声称有效的历史教学的角度和观点绝不可封闭、单一、僵化,而应该有更多的角度、更多的观点供我们学习、思考时做参照。五、历史地位问题由于中考的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受到冷落,在教育体系中被置于边缘的地位。因为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