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议DAS、NAS、SAN三种模式浅议DAS、NAS、SAN三种模式2010-04-1323:50存储应用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标准的体系结构,DAS、NAS、SAN三种模式共存。本质上,模式是建立在数据传输标准上的。三种模式从体系架构的逻辑上看,有明显的区别。DASDAS是DirectAttachedStorage的缩写,即"直接连接存储",是指将外置存储设备通过连接电缆,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采用直接外挂存储方案的服务器结构如同PC机架构,外部数据存储设备采用SCSI技术,或者FC技术,直接挂接在内部总线上的方式,数据存储是整个服务器结构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数据和操作系统都未分离。DAS这种直连方式,能够解决单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扩展、高性能传输需求,并且单台外置存储系统的容量,已经从不到1TB,发展到了2TB,随着大容量硬盘的推出,单台外置存储系统容量还会上升。此外,DAS还可以构成基于磁盘阵列的双机高可用系统,满足数据存储对高可用的要求。从趋势上看,DAS仍然会作为一种存储模式,继续得到应用。NASNAS是英文NetworkAttachedStorage的缩写,通常翻译为网络附加存储。NAS作为一种概念是1996年从美国硅谷提出的,其主要特征是把存储设备和网络接口,现在主要是以太网技术,集成在一起,直接通过以太网网络存取数据。也就是说,把存储功能从通用文件服务器中分离出来,使其更加专门化,从而获得更高的存取效率,更低的存储成本。NAS设备近两年开始流行,可靠稳定的性能、特别优化的文件管理系统和低廉的价格使NAS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增长。NAS作为一个网络附加存储设备,采用了信息技术中的流行技术-嵌入式技术。嵌入式技术的采用,使得NAS具有无人值守、高度职能、性能稳定、功能专一的特点。NAS设备内置优化的独立存储操作系统,可以有效、紧密地释放系统总线资源,全力支持I/O存储,同时NAS设备一般集成本地的备份软件,可以不经过服务器将NAS设备中的重要数据进行本地备份,而且NAS设备提供硬盘RAID、冗余的电源和风扇以及冗余的控制器,可以满足保证NAS的稳定应用。NAS设备主要用来实现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下的文件共享应用,与传统的服务器或DAS存储设备相比,NAS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管理非常简单,采用NAS可以节省一定的设备管理与维护费用。NAS设备提供RJ-45接口和单独的IP地址,可以将其直接挂接在主干网的交换机或其它局域网的Hub上,通过简单的设置(如设置机器的IP地址等)就可以在网络即插即用地使用NAS设备,而且进行网络数据在线扩容时也无需停顿,从而保证数据流畅存储。在NAS应用里,用户无需改造现有网络,就可通过不同的网络协议可进入相同的文档,NAS设备就可无缝混合应用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下。另外,NAS对于已建立的网络的用户来说也不存在任何威胁,NAS设备完全融合在已建立起来的网络中,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数据存储设备搭配其它的各种服务器,既保护了用户的原有投资,又将整个网络的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此外,NAS设备采用集中式存储结构,摒弃了DAS的分散存储方式,网络管理员可以方便地管理数据和维护设备。NAS是在用户的局域网(LAN)上,以文件为单元,进行数据存取,也就是说利用网络文件系统、TCP/IP协议、以太网络设施,实现数据存取。以太网是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都采用的局域网络技术,NAS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现有的局域网络设施,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存储上的投资,这是NAS的一个优点。但这同样是NAS的一个弱点,以太网络的带宽目前是1Gbit/s,和SCSI的160MB/s,与FC(光纤通道)的2Gbit/s相比,差距不小。并且TCP/IP的帧传输方式,使得带宽利用率不高,一般情况下,NAS设备的数据传输带宽仅能达到9~15MB/s,另外,NAS是在TCP/IP技术上,以文件为单元进行传输,TCP/IP在帧传输时的丢包,也限制了NAS的速度,甚至威胁到数据唯一性和安全,速度、安全、性能成为NAS的一个弱点。目前大部分的(70%)数据都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进行存储的,关系型数据库在操作上,需要实时高速的数据读取和存储,一般数据库都采用"块"(Block)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这样NAS就无法进行数据应用的主流:数据库应用上。从趋势上看,TOE(TCP/IPOffloadEngine)技术已经逐步成熟,Intel、Adaptec公司都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并将逐步应用在网络适配器上。同时,iSCSI技术的产品方案也逐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