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上传人:兴朝****45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精品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解析: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专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碳元素是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下列关于含碳元素的物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书写档案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西藏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人民在生活中获取能量的方式也不断发生改变。下列获取能量的方式没有涉及化学性质的是A.用牛粪烧水B.用木材烧水C.用煤气烧水D.用电磁炉烧水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OB.Fe3O4C.CO2D.P2O54、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氮气、氧气D.二氧化碳、水蒸气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物理性质不改变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C.二氧化锰只能作催化剂D.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6、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C.取固体粉末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C.反应中甲和乙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2D.该反应所涉及的四种物质中有三种属于氧化物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AB.BC.CD.D9、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磷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D.每个磷原子中有16个中子10、高铁酸盐被科学家们公认为绿色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就是其中的一种,则在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6D.+7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成分中,可用于制造硝酸和化肥的是________;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造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__;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________。(3)实验室取定量液体用_________;瓶塞_________放;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_________保持水平。(4)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体积的________;加热时,须先________,再用酒精灯的________集中加热:熄灭酒精灯一定要用_________盖灭。(5)检验氧气:是用_________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_______,则证明是氧气。2、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3、空间站用水、气整合系统为字航员提供水和氧气。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系统1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系统2的作用是______。(3)“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我国宣布将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为此,一方面可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可减少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___的使用比重,增大__________等其他能源的使用;其中氢燃料电池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类似于氢气燃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写在空格内。①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②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③空气可以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__。(2)下列物质:①纯净的空气②冰水混合物③氦气④稀有气体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3)甲同学设计了实验验证微粒的性质:在一支试管内加入少许浓氨水,再快速将一团用酚酞试液浸润过的棉花塞在试管口。①预计甲同学将观察到___________。②上述现象说明:___________。③同学乙仿照甲同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乙同学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___________。6、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