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新课标高历史三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四 选修部分14.ppt
上传人:书生****35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5届新课标高历史三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四 选修部分14.ppt

2015届新课标高历史三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选修部分14.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四选修部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古代史的改革基础知识梳理一、梭伦改革1.背景(1)根本原因: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2)导火线:萨拉米危机。(3)阶级基础: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政权,实行改革。2.措施(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2)鼓励发展工商业。(3)确立财产等级制。(4)改革国家权力机构。【解读】梭伦改革的特点是不偏不倚,中庸。3.影响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奠定了城邦民主的基础。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获得根本解决。二、商鞅变法1.背景(1)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2)战争频繁,各国致力于变法革新,如齐国管仲改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等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3)法家思想的推动。(4)秦孝公的支持。2.措施(1)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上:废分封,行县制;强调法治,实行连坐法,轻罪重罚。(3)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建立什伍组织。(4)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5)社会风尚: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家有二男则分户的分异令。【解读】商鞅变法中体现新兴地主阶级意志的是: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废井田,奖励耕织;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3.作用(1)经济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家的实力。(2)军事上: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保证了兵源,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3)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4)思想:加强思想文化统治。三、孝文帝改革1.背景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社会危机严重;民族大融合趋势;孝文帝顺应潮流,锐意改革。2.内容(1)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实行三长制。【解读】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的条件:出现了大量荒地,这些荒地都属于封建政府所有;社会上大量流民的存在。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推行均田制。(2)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迁都洛阳;实行汉制。(3)移风易俗:易汉服;改汉姓;讲汉语;与汉人通婚等。3.评价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四、王安石变法1.背景(1)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2)形成了“三冗”局面,北宋积贫积弱;军费开支高涨。(3)庆历新政遭到失败,统治危机更加严峻。2.内容(1)富国之法: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2)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3)取士之法:重视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3.评价(1)进步性: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改变了积贫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初步扭转积弱局面。(2)局限性: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免役法对穷人来说成为沉重的负担。最新高考真题1.(2014·安徽)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中的“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达到了“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怯于私斗”的效果;“奖励耕织”有利于“家给人足”的实现;“奖励军功”使“民勇于公战”,故选A项。王安石变法实行市易法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从根本上说“于官有利”,B项错误;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其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并未实施,不可能起到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C项错误;明治维新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其殖产兴业的改革措施,使日本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D项错误。2.(2014·四川)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汉武帝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不符合“倾邻国而雄诸侯”,B项错误;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王安石变法失败,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北宋中期以来的社会危机,D项错误。3.(2014·重庆)“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答案D解析梭伦改革的重要的原则是中庸的原则,从材料很容易看得出,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愿望,但是并未完全依据平民的要求剥夺贵族的土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维护了贵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