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河北省承德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纪阳****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河北省承德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河北省承德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赵柏艳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4题,计66分)1、周代以“天圆地方”的传统认知为基础,在理论上将天下看成九块,寓意“王在其间,八方来朝”这表明在周代()A、贵贱亲疏观念形成B、“天人合一”理念确立C、周王权威渐趋强化D、行政管理制度观念凸显2、周初分封都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领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国以外的土地叫“野”,“国”中之居民叫“国人”,“野”中之居民叫“野人”下列推断最正确的是()A、“国”在西周发展为封建城市B、“野”的范围大小决定着诸侯国的地位C、“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4、学者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于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别,故不能有宗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C、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D、关于宗法制起源尚存在争议5、“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6、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为()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7、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8、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解决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9、《史记》记载:秦始皇每天“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而清雍正帝也曾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多或至五六十件不等,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对这种状况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B、古代帝王“以文书御天下”C、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指使,莫不从制”D、“宫内府中,俱为一体”10、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烦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封建”领地。这种现象说明()A、分封制在秦汉以后仍然长期存在B、郡县制不能完全解决地方行政的弊端C、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汉以后受到削弱D、郡县制造成地方行政效率低下11、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官员也是具有浓重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12、唐代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名声、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A、考生名望决定结果B、继承了前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