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教案表格版.doc
上传人:雨巷****莺莺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1.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教案表格版.doc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教案表格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数一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境中数出个数在1—10以内的人或物。这是儿童进入小学后第一次接触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对于学生了解数学学习、建立数学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同时,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数,初步接触1—10各数,为后面的认数和计算作一些准备;也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对10以内数的已有认识,从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供依据。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第一课时:课题:数一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等。教学过程教学改进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喜欢玩吗?你们最喜欢到哪儿去玩呢?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学生说说最喜欢去的地方。老师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儿童乐园去玩吧。(出示情景图)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1、初步感知。提问:儿童乐园里有些什么?你能按顺序说一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后集体交流。2、看主题图数数。儿童乐园里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小朋友在快乐地游玩。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在这美丽的图画中,藏着1~10十个数,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3、集体交流,一一数出每种人、物的个数。你想数什么?指名学生上台数自己想数的物或人。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做一个记号,防止遗漏。4、总结方法。怎样数数又对又快?用铅笔或手指指着数。小结:数数时,可以从上到下数或从左往右数,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5、按顺序回答。根据图意找用1、2、……10表示的东西有哪些?比一比谁说得好。学生自己看着10幅图说图意。6、用点子图表示个数。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讨论:可以用点子来表示,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分别出示点子图)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学生分别按要求说一说。(自己在书上画好)三、巩固深化,联系生活。1、找数活动。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藏了多少数?在我们小朋友身上藏着很多数,你能找到吗?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数一数。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了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在教室里、校园里找一找,藏了多少数?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为祖国做贡献。板书设计教后感第二单元比一比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是儿童在生活中已经积累的一些直接经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也是一种常见的基本学习方法,它有助于人们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教学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比较的基本方法,形成初步的观察和比较的意识,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2、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第一课时课题:比一比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推理能力。3、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简易教具等。教学过程教学改进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请两个小朋友上台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再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指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