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第一节按劳分配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按劳分配的实现首先受到社会产品数量的制约。一般说来,可分配的社会产品数量越多、越丰富,就越能为按劳分配的实现提供较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可分配产品的数量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可分配的产品数量也就不同,因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也就不同。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可供分配的消费品数量极为有限,只有实行按人口平均分配,才能保证人们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能充分满足社会需要,则可以实行按需分配的形式。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高度,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因此,只能实行按劳分配。3.旧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差别和劳动仍然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三、按劳分配的作用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第三,按劳分配是以企业为单位来进行。马克思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按劳分配在全社会按照统一的标准,由社会直接分配给劳动者。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按劳分配的实现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由于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效果不同,因而每个企业的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的水平也就不同。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本人的劳动状况,还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现阶段同工同酬的原则还只能在企业范围内实现,不同企业之间还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五、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奖金的实质是对劳动者提供超额劳动和有特殊贡献的报酬,是按劳分配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它的特点是能够反映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的变化情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弥补工资形式的不足。因此有利于鼓励劳动者提供超额劳动,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还有利于鼓励劳动者提高素质,进行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津贴是对那些从事特别繁重、艰苦、复杂或有损劳动健康的工种和部门,对工人消耗较多艰苦劳动所给予的额外劳动报酬,也是按劳分配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它包括岗位津贴、野外津贴、地区津贴、职务津贴等。津贴以职业岗位为基础,有利于鼓励劳动者安心自己的工作岗位和保护身体健康。工资、奖金和津贴本质上都是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它们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综合运用三种报酬形式,才能使按劳分配原则获得准确合理的贯彻。2.农村集体经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4.按经营收益取得的收入。这是指经营单位和个人由于经营活动的组织、管理及决策而获得的收入。公有制企业中的经营者所取得的收入,一部分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一部分是经营风险收益和机会收益。5.按社会保障原则取得的收入。这是指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为保障社会公平,保障各部门、各地区和各行业协调发展而进行再分配而取得的收入,如:社会成员享受的福利收入;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行业的扶持补贴;对受灾者、残疾人、孤寡老人、孤儿以及困难的救济收入。第三节公平和效率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还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不同的时期解决不同的问题。如我国在经济转轨时期就应以打破平均主义为主。西方国家象瑞典现在则应是以提高效率为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第二,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第三,初次分配注意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阅读书目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