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精编.docx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教材的例3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四、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五、教学准备:小黑板、口算题、例题、练习题等。六、教学策略:本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学习,把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结合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勇敢地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学习。七、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谁来说一说,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有什么作用?接下来我们做几道口算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其他同学快速判断。(二)、探究发现1.猜想。师:同学们算得很快,看看下道题你们能不能很快算出来。这道题算得怎么不如刚才的`快啊?好,我们来看一下它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这道题含有不同运算符号了,有能口算出来的吗?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这样算哪?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你自学能力很强,但对乘法分配律的内涵还不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乘法分配律好吗?2.验证。师:同学们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如果可以这样计算的话,那可简便多了。到底能不能这样计算,我们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分别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看看是否相同。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说明这两个算式关系是什么?小结:通过验证,这道题确实可以这样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都可以这样计算呢?通过这一个例子能下结论吗?那怎么办?好,下面请每个同学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写到这里,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有没有举出例子不能这样计算的?一个例子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全班同学举了这么多例子,还有没写的用省略号表示。我们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几组等式,看看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篇2教材分析:乘法分配率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类似的认识,因此比较难于把握。故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探索问题,通过学生互动,发现规律,提出设想,验证结论,最后灵活运用结论解决问题。学情分析:由于平时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比较高,一部分学生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借以带动全班的学习,所以我决定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操作、交流突破难点。学习目标:1.动手“做”数学;2.充分发挥“兵”帮“兵”的作用;3.组织学生解决问题。设计理念: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的,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索,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善导,体现学生会学,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强化学习兴趣,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教学媒体设计:1.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与课题相关的练习(以“小灵通”、摘取“智慧果”的形式激发兴趣,并配备音乐调节情绪,同时利用Powerpoint制作板书设计加大课堂密度)。2.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2捆。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一、创设故事情景教授将手指蘸入煤油和蜜糖的杯子里,用嘴尝得津津有味,但学生跟着做却无一不上当,因为教授伸进的是食指,吸的是中指,以此说明观察的重要性,告诫学生注意下面的操作要认真观察,这其实也是一种思维品质。二、导入1.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两根,围成一些图形,说一说你用哪些简便的方法算出小棒的总长度,从中发现什么。学生:(3+2)×2=3×2+2×2师:你们是怎样发现的?学生:①通过计算,知道结果是一样的;②无论怎样摆,都是4根小棒,所以总长度是不变的。(通过学生的摆和说,引导他们向乘法分配率的表达形式逼近)2.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3根,进行类似上面的操作。学生:这样摆比较有规律,很容易看出小棒的总长度,并且可以知道(3+2)×3=3×3+2×3)。(让学生把有规律的摆法投影出来)3.用2厘米和3厘米的小棒各4根,仿照上面再操作。要求:在学生摆拢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参观和评价。让学生把有规律的做法进行实物投影,并介绍想法和发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