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瓦良格号航母改装前后对比http://video.sina.com.cn/v/b/50543390-1624195875.html一、船舶工业的特点横向拉动: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筑、仪器、兵器、动力、航空、航天、能源、海洋产业纵向引发:高新技术2.军民结合性强3.平战转换灵船舶是一种大型工业产品,具有产品价值大、出口创汇能力强的特点.2009年我国船舶出口额达282亿美元,2010年达到403亿美元,2011年,我国船舶进出口总额为455亿美元,同比增长8.38%。其中,船舶出口额为436.9亿美元,同比增长8.41%;船舶进口额为18.1亿美元,同比增长7.74%。船舶出口的高速增长不仅为国家创收了大量外汇,而且对支持我国外贸出口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水运的优越性船舶工业直接为海军提供舰艇装备,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防安全。一个海洋大国,如果没有足够实力的船舶工业作后盾,就不会有保障海防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强大的海军,也就不会有稳定的大国地位,国家经济利益与经济安全的维持也就无法实现。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的国脉所系,没有船舶工业的支持,水运交通业和海洋开发业要获得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通过大量进口船舶或海洋开发装备或许能救得一时之急,但长久下去不仅受制于人,而且会对国家竞争力,及至国家经济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与损害。二、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历史悠久1912年,北洋政府把江南船坞划归海军部直接管辖,改称江南造船所。1938年,江南造船所被日军侵占,改名“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始终未能恢复以往的生气。连年战乱的践踏,尤其是1949年5月22日国民党军队撤退前的大破坏,使江南厂满目疮痍,破败不堪。1949年5月28日陈毅签署上海市军管会第一号命令,正式接管江南造船所,从此江南厂回到新中国人民的手中,开始了辉煌的新生。二、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具体作为:在极其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制到自主研发,初步建立门类齐全的船舶工业体系的发展过程。前10年主要以“转让制造”苏联6种型号的舰艇作为重点,集中力量改建和扩建了一批骨干船厂,中国船舶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高。后20年,开始转向自主研制海军装备,集中组建舰艇研究院,建设一批骨干配套厂,开始了中国第一代现代化舰艇的研制工作。70年代:成体系中国造船具体作为:中国船舶工业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重大战略性转变,造船技术有了长足进步,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中国造船业经受住了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考验,不仅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而且出口船数量不断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造船产量超过德国,排名世界第三,成为国际船界引人注目的造船力量。一是实行军民结合体制,从以军品为主转向保军转民。一方面始终把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宗旨,为海军装备的更新换代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民品,通过积极承接国内远洋船和非船产品,民品产值比重大幅上升。二是以出口为导向,高起点发展民船。大胆引进国外先进设计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严格按国际规范和标准组织生产,通过艰苦努力,相继完工包括滚装船、自卸船、半冷半压液化石油气船、高速集装箱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在内的一大批出口产品,船舶工业成为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支柱产业。三是开展对外合作,努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通过50多项船用设备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三大主流船型国产化水平达80%;实施五大船厂技术改造,使船舶工业实力迅速增强。具体作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船舶市场迎来了难得的兴旺期。同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能源、外贸运输及海洋开发的需求日趋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做大做强中国船舶工业的战略决策。中国船舶工业及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短短八九年时间里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造船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009年,我国造船产量是2000年的近11倍,占世界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7.5%提高到34.8%(以载重吨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造船大国之一。造船现状3,000立方米全压式液化气船4000辆汽车渡船51000吨灵便型散货船高速滚装客船的成功建造,使中国进入全新的国际市场。船东评价:此船的交付使用将轰动全球。2003年1月20日,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艘高速豪华客滚船,在广船国际正式受名为“威斯比(VISBY)”二、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仅能设计万吨级散货船、小型集装箱船等相对简单的船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不仅全面掌握了三大主流船型的系统化设计技术,形成了一批标准化、系列化船型,而且在一些高度复杂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