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2名词解释蠕变: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磨损:机件表面接触并作相对运动时,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流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粘着磨损: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当摩擦副相对滑动速度较小时发生的。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包申格效应:对于产生了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约为1%~4%)的材料,卸载后再同向加载,则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升高;若再反向加载则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应力状态软性系数:τmax和σmax的比值表示它们的相对大小,记为α。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常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功Ak表示。9、低温脆性:体心立方晶体金属及其合金或某些密派六方晶体金属及其合金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的现象。10、循环硬化:金属材料在恒定应变范围循环作用下,随循环周次增加其应力不断增加NRS——静拉伸缺口敏感度qf----疲劳缺口敏感度δ——断后伸长率σbb--抗弯强度σbc—抗压强度σs—屈服点σ0.2—屈服强度σ-1—对称应力循环下的弯曲疲劳极限第一章1、弹性模量:表征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即材料的刚度。2、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预先进行较大的塑性变形,或在第二次反向受力前先使金属材料于回复或再结晶温度下退火,如钢在400~500℃以上,铜合金在250~270℃以上退火。3、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孪生塑性变形特点:(1)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和不均匀性(2)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4、屈服现象: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开始阶段,外力不增加、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变形继续进行的现象。屈服点: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不增加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6、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工程上从静强度角度选择韧性材料的依据。提高屈服强度,机件不易产生塑性变形;但过高,又不利于某些应力集中部位的应力重新分布,容易引起脆性断裂。7、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一)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因(1)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2)溶质元素(3)晶粒大小和亚结构(4)第二相(二)影响屈服强度的外因温度提高,位错运动容易,σs↓应变速率提高,σs↑应力状态切应力分量τ↑,σs↓8、应变硬化:指材料在明显屈服后,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加大,所需应力值也须相应加大(即材料的外拉力也需增加)的现象。9、应变硬化意义:①可使金属机件具有一定的抗偶然过载的能力,保证机件安全。②和塑性变形适当配合可使金属进行均匀塑性变形,保证冷变形工艺顺利实施。③强化金属。这种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和其它强化方法联合使用。④可降低塑性,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10、韧性断裂:金属材料断裂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撕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地消耗能量。11、韧性断裂特征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12、韧性断裂特点:断裂前有明显塑性变形;断口呈纤维状,暗灰色13、脆性断裂:突然发生的断裂,断裂前基本上不发生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征兆,因而危害很大。1.断裂形态:断裂前无明显塑性变形;断口平整光亮;与最大正应力垂直;有放射状花样,放射线的走向平行于裂纹扩展走向,并逆指向裂纹的起点。脆性断裂包括有沿晶断裂和穿晶断裂中的解理断裂2.特点:1.工作应力低(σ工<<σb甚至σs),无明显塑性变形;2.内部常有组织缺陷;3.随ToC的降低,其塑性明显降低;4.与韧性断裂常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转换。14、解理断裂的微观特征:解理台阶:河流花样,舌状花样解理平面为一组相互平行的平面,裂纹断裂时沿一组解理平面分离时,高度不同的相互平行的解理平面之间出现的台阶叫解理台阶;当一些小的台阶汇聚为大的台阶时,其表现为河流状花样;如果解理平面之上镶嵌有一些与解理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孪晶,则会表现出舌状花样特征。微孔聚集断裂过程:形核→长大→聚合→断裂微观断口特征:大量韧窝,内含夹杂物或第二相,为微孔萌生处。韧窝大而深,塑性好;大而浅,加工硬化能力强第二章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τmax和σmax的比值表示它们的相对大小,记为α2、α↑→τmax↑→应力状态越软,金属越易产生塑性变形和韧性断裂。3、弯曲试验的特点:1)弯曲试验的试样形状简单,操作方便。2)弯曲试验时不存在试样偏斜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用试样弯曲的挠度显示材料的塑性。3)弯曲试验时,试样的表面应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