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编辑最新整理.docx
上传人:星菱****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编辑最新整理.docx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1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有关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设计思路:“我们的身体”是本班幼儿正在探索的主题活动,在探索小手的活动中,罗宜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手指上的线叫什么呀?”但是,小朋友谁都说不上来。这是一个颇具价值的问题,因为它是我们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有利于孩子们继续对自身进行探索的兴趣的培养。而且,现代的指纹技术正越来越与高科技融为一体,涉及到了很多方面,适当地在这方面丰富一些见识,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且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也会有好处。另外,作为一个新班,我们的孩子们在探索能力上还显得很单一,缺乏运用多种方式探索的意识,本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常识多种复制指纹的方法,对幼儿的多样化探索意识也是有帮助的`。活动中,处于整合性原则,我还在其中,融合了识数教育,即观察时给手指纹编号,结合一切可利用因素进行自然衔接下的教育。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发展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2、探索复制指纹的方法,萌发多样探索的意识。3、初步激发对科学、创造和探索自身的兴趣。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数字卡片、小纸片、颜料、印泥、橡皮泥、镜子、抹布等。活动过程:1、提问交流:1)请罗宜家提出自己原先的问题。2)引导幼儿观察手指,进行相关的经验交流,如:上面的线长得怎么样?2、操作体验:1)讨论:怎样将指纹复制下来,让别人观看?2)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复制指纹,如:在橡皮泥上印指纹等。3、观察比较:1)介绍自己是怎样复制指纹的,渗透多元探索的意识。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比较,从而得出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结论。4、拓展内化1)讨论:除了指纹与别人不一样,还有什么也是与人不同的?2)讨论:指纹有什么用?介绍有关警察用指纹破案的事和指纹锁的好处,激发幼儿对科学和创造的兴趣。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教学要求:1.通过玩水制造出不同的水声,感知水能发出不同的声音。2.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水发出的声音。教学重点:重点:通过不同材料、不同方法来感知水的不同声音。难点:幼儿描述不同的水声。教学准备:实物准备:脸盆、吸管、棉花、瓶子、铲子、洒水壶等等。音效:海浪声、雨声、瀑布声、水滴声等。幼儿园周边的小水池。教学过程:一、听一听,感受水声1.播放音效,听听是什么声音?2.幼儿猜测后播放图片。二、玩一玩——制造水声1.启发幼儿说说:怎样让水能发出声音来?2.带领幼儿到小水池边,引导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使水发出声音。三、说一说——知道水能发出不同的声音1.你用什么来玩水的'?怎么玩的?2.水发出了什么声音呀?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小结:用各种材料或不同方法都能让水发出声音来,而且声音不一样。四、延伸还听到过怎样的水声?请小朋友找一找,然后把答案告诉老师。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活动目标:1、感知并发现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性。2、能初步尝试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幻灯片、记录表,道具图片。2、操作学具:磁铁、积木木头类:积木塑料类:尺子纸类:餐巾纸铁制品:曲别针、钉子,夹子活动过程:1、导入猜谜语,出示磁铁,引入活动通过看ppt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并具体讲解2.做实验磁铁宝宝找朋友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磁铁宝宝是来找朋友的,它想与被它吸住的物品做朋友。通过做实验来让小朋友知道磁铁的用途,完成表格填写。3.通过实验钉子、曲别针,夹子是磁铁的好朋友。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像钉子、曲别针这样的含铁的物品。不能吸起像积木这样的木制品、纸巾这样的纸制品、尺子这样的塑料制品、玻璃球这样的玻璃制品。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4分析: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是干的或是湿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时经常是在重复着铲沙、倒沙和堆沙动作,玩得不丰富,没有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儿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停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有创造性。目标:1.通过幼儿吹、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和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欲。3.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爱护周围自然物的情感。4.学习能两人和四人合作玩。重点: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难点: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环节: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