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慧红****ad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x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015年关于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对于生活在海盐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2、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气势,在品读赏析中感受语言之美,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教学目的1、学习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3、感受中华传统文明的精神力量。教学步骤:一、齐读、正音。(读音准)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齐读全文(课前有常规的预习)。2、纠正学生误读的字音(主要有学生完成),并强调一些新词汇的读音。瞳仁恬静晦暗羁绊蓦然冗杂戛然磅礴亢奋二、读出音乐美1、学生自我评议:刚才齐读课文时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地说,教师先不作评议。2、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带。要求学生带着刚才评议的问题去听,并根据录音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等。3、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录音带中的朗诵进行比较,发现他人长处。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句式特点存在着明显的文体差异,如散文、古体诗、词、赋、现代诗等皆有着明显的节奏特点。同时,在同一种文体中,不同的文章其节奏也有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散文。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4、分节朗读学习,学习重点:节奏、重音。5、齐读全文,注意音准、节奏、重音。6、跟读:跟录音带齐读全文。7、学生自由朗读。三、读出画面美朗读指导: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发展,必须深钻课文,才能身临其境,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1、寻找本文主体画面的构成因素。黄土高原(厚实、大气)、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热情、充满力量)、腰鼓(灵动而热烈的陕北打击乐器)2、分析全文画面的构成。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陕北农民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3、播放腰鼓表演的录象片段。很多地方的学生都没有见过这种画面,搜集并播放一点腰鼓表演的画面十分必要。4、自由朗读(也可以分小组),力求进入课文情景,读出文中的画面美。5、教师示范(选部分段落)。6、全班齐读。在节奏、重音的基础上,力求读出画面美。四、读出力量美1、讨论:本文的主旨。让学生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抒己见。尽管本文的主旨不是很容易达到统一,但有些因素却是很明朗的:表现了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的震撼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量。此外,作者仿佛还向我们暗示了西北这块土地所蕴涵的潜力。2、播放配乐朗诵带,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力量美。3、学生齐读。力求读出本文所特有的阳刚之美。这里也可以反复指导一下。五、积累1、将自己喜欢的句、段摘录下来。2、在摘录的句、段中再作选择,背诵下来(不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