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曹刿论战》课文疑难解析《曹刿论战》课文疑难解析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刿论战》课文疑难解析,欢迎大家分享。1、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提示: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⑴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⑵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⑶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曹刿的远谋表现在:⑴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⑵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弱小的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⑴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⑵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⑶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以分为哪三个步骤,试分别用简短的语句加以概括:提示:这篇文章形式上是记载史实,围绕着齐鲁长勺之战记述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但实质上是议论性的,主要写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着眼于表现他的远谋。全文的详略安排即由此决定。第一段在略叙背景后就引出实质性的对话,由曹刿提出何以战开始,步步紧逼,直到庄公说出对小大之狱的态度后,曹刿才作了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结论,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思想。第二段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两次以未可和可矣来表现他善于掌握战机,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来证明他决断的正确。第三段再通过论述取胜原因,把他以小敌大必须抓准战机、详察敌情的战略战术思想表现出来。以上是详写的内容,其余与表现曹刿的远谋无关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参战人数,战争的激烈程度等一概不提,而对论战起引线作用的事件如请战从战克敌等也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剪裁,对再现军事家曹刿的形象,突出文章中心具有极大的作用。本文语言十分精练,这跟所谓史家笔法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对鲁庄公,文中没有直接用贬语;但从他前两次对曹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政治上的无能,从将战将鼓将驰可以看出他军事上无知妄动,这就叫做唯书其事迹和因言语而可知。写齐军,仅用三鼓一语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3、怎样评价鲁庄公?提示: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是一个昏君。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正确指挥,说明他跟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拓展: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2.《左传》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3.《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二、原文十年春,齐师(2)伐(3)我。公将战(4)。曹刿请见(5)。其乡人曰:“肉食者(6)谋(7)之,又何间(8)焉?”刿曰:“肉食者鄙(9),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10)战?”公曰:“衣食所安(11),弗(12)敢专(13)也,必以(14)分人。”对(15)曰:“小惠未遍(16),民弗从(17)也。”公曰:“牺牲(18)玉帛(19),弗敢加(20)也,必以(21)信(22)。”对曰:“小信未孚(23),神弗福(24)也。”公曰:“小大之狱(25),虽(26)不能察(27),必以情(28)。”对曰:“忠(29)之属(30)也,可以(31)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32)乘。战于长勺。公将鼓(33)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34)。公将驰(35)之。刿曰:“未可。”下视(36)其辙(37),登轼(38)而望(39)之,曰:“可矣。”遂逐(40)齐师。既(41)克(42),公问其故(43)。对曰:“夫(44)战,勇气也。一鼓作(45)气,再(46)而衰,三而竭(47)。彼竭我盈(48),故(49)克之。夫大国,难测(50)也,惧(51)有伏(52)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53),故逐之。”三、注释(1)战:战略,战术。(2)师:军队。(3)伐:攻打。(4)战:迎战。(5)见:拜见。(6)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当政的人。(7)谋:商量。(8)间:参与。(9)鄙:鄙陋,目光短浅。(10)以:用,靠。(11)安:养。(12)弗:不。(13)专: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