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新儒学思想主张》.docx
上传人:是你****晨呀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新儒学思想主张》.docx

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新儒学思想主张》.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历史必修三课件《新儒学思想主张》【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学习重点: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学习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从“无为”到“有为”1.无为而治(1)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破坏严重。(2)目的:恢复和(3)表现:采取的政策。(4)影响:汉朝逐渐恢复和增强,国力日盛。2.积极有为(1)背景:西汉强盛后,仍面临一系列社会危机。(2)目的:加强,适应的发展形势。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1.新儒学的特点: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和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2.新儒学的内容(1)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为加强君权,宣扬“”,提出“天人合一”和“”学说。(3)提出“”。3.作用(1)对扭转的局势十分有利。(2)被采纳,使儒学成为正统。三、儒学成为正统1.措施(1)汉武帝起用很多参与国家大政。(2)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所垄断。(3)兴办,打破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4)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使儒学在开始处于独尊地位。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思想,并成为中国的主流。【问题探究】学生活动教学设计互动与展示1.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西汉初期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又提倡“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据这些史实,请你谈谈对道家思想的认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既有其消极、保守的一面,也为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的稳定。同时,老子思想中也包含了顺其自然的进步思想,这对今天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道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的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是他推行封建大一统的时代需要。但其他学派中也有一些对其统治有利的思想,如法家的法治、重农抑商等,因此也会被采纳。3.有人认为,若没有汉武帝,儒学就不会确立其统治地位,你认为正确吗说明理由。不正确。理由:(1)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说明汉武帝在儒学走上独尊地位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2)但从根本上讲,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当时政治、经济上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经过改造的儒家学说与这一需要相适应,因此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精讲与点拨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其关键人物就是董仲舒。那么他的新儒学体系的思想主张主要有哪些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③“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2)目的:使统治者采纳儒家思想,让儒学在社会和国家中获得独尊地位。2.自汉武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为什么能够确立又有什么影响(1)原因: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②汉武帝全面接受和肯定新儒学思想,采取各种措施尊儒,大力推动儒学发展。(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基础巩固】1.从“无为”到“有为”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汉朝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B.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C.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D.统治者不喜欢道家的思想2.董仲舒“一生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中的“不同学派”包括()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兵家⑤阴阳五行家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3.(2022•苏北四市模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A.李斯秦始皇B.萧何汉高祖C.董仲舒汉武帝D.魏征唐太宗4.如图是某高校的博士们戴上博士帽,身穿博士服的合影。如今,能成为博士,是莘莘学子的追求。汉武帝时期的博士是指()A.汉武帝时设立的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B.儒家学派的弟子C.有很高的学问并博闻强记的士人D.泛称有高学问、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5.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能力提升】1.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