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历史: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上传人:运升****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高二历史: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2012高二历史: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解题课标要求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是指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学术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一、“百家争鸣”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主要派别代表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子1.老子的思想: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②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③哲学思想: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看图说话1.老子的思想:2.庄子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你能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你知道有关庄子的成语有哪些庄子名言法家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子的思想有关韩非子的成语学派四大家代表的阶级属性孔子说:我仁;孟子说:我义;老子说:我以柔克刚;庄子说:我顺其自然;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人才招聘重用法家!孔林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已达3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境。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二、孔子和早期儒学2005年9月28日上午,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接续文明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留给我们什么?1.孔子的思想:2.孟子的思想:孟子的主张①施政主张:“仁政”②君民关系:“民贵君轻”③伦理观:“性本善”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1.孔子的思想:2.孟子的思想:3.荀子的思想: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荀子的名言荀子的主张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演变1.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论述正确的是①百家是指一百个思想流派②其经济原因是井田制的瓦解③他们彼此对立攻击互不相融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的是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A.众多豪门望族B.众多思想流派c.众多地方政权D.众多文学形式4.诸子百家的社会宗旨是①发展学术②驳斥他人③传播文化④批评时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老子的所属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6.孔子生活的时代是A春秋初期B.春秋末期c.战国时期D.战国末期7.孔子的经历有①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②做过地方官,政绩显著③曾做过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④晚年周游列国,潜心办学和著述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下列关于孔子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春秋末期齐国人B.其弟子有“七十二贤人”C.孔子整理过《诗》《书》《礼》《易》《春秋》D.其思想核心是“仁政”10.孔子概括“知天命”的年龄是A.二十岁B.三十岁c.四十岁D.五十岁11、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再坟边痛苦。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他提倡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而不仁,如礼何C、为政以德D、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12、启蒙运动时期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提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的观点,即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哲学家的观点与康德最为接近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王夫之13、下列对孟子与荀子的分析正确的是:A.都主张性善论B.都强调礼法C.都主张“仁”,“德”治天下D.都取百家之长14、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以仁政,不能平定天下”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施仁政于民,省刑库,薄税敛”15、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再①把孔子“仁”四字昂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④16.认为“恻隐之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