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第一章绪论一、交通运输规划基本概念2、运输运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侧重于人或实物的流动。特点:1)注重运输过程的单项性2)关系运输对象本身及运输过程。3、交通运输系统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众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交通运输系统:具有实现运输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车辆、站点、线路、交通流、管理者、组织者、控制者(驾驶人员、调控子系统)、等)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二)规划1)在某一特定区域进行规划;2)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3)未来对运输的需求;4)发展运输的资源及环境条件;5)未来运输发展的政策;6)进行运输规划的方法。交通运输规划: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对整个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为指导,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现有的技术经济构成为依据,考虑地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工农业、能源和城镇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交通运输网络,使交通运输系统能与国民经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国民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最有利的交通运输环境。(三)交通运输规划的分类二、交通运输规划发展史3、出行选择行为模型: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出行心理)4、20世纪80年代初至末期,活动模型(活动链)与观测技术阶段5、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计算机模拟阶段返回三、交通运输规划任务、性质和原则2、制定交通运输规划的意义1)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根本措施;2)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手段;3)交通运输管理走向规范化的重要途径;4)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5)制定交通运输规划可以更好地完善土地使用规划,保护自然环境。3、交通运输规划的性质科学性约束性指导性不确定性4、交通运输规划的基本原则1)综合运输、协调发展2)结合实际、量力而行3)科学规划、讲究效益4)系统分析、整体优化5)立足未来、适当超前返回四、交通运输规划依据、目标、内容和程序(5)现有交通状况;车辆利用率,道路畅通度、负荷度、安全度,停车场分布,管理与控制水平以及经济效益。(6)规划期内,车辆、道路、交通方式和运输能力发展趋势;(7)能源的利用情况和开发趋势;(8)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改善的途径。2、交通运输规划的目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物尽其用3、交通运输规划的主要内容(1)交通调查;(2)交通分析;(3)交通预测;(4)交通规划;(5)评价。调查内容:现有旅客、货物流量、流向,现有的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旅客出行模式、土地使用和经济活动。摸清交通运输现状,找出现有交通运输系统适应或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因,为规划提供基本数据。返回以交通调查中所获得的资料为依据,分析旅客、货物流动的特点及规律、出行模式和土地使用状态、社会经济因素及运输供给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次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交通预测的基础返回对区域内的远景交通量的发生、分布与分配的测算。依据是区域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分析,建立模型。将规划年的预测资料数据拟合到目标交通网络上,就可得到各个规划阶段中目标路网上的交通流量。返回交通运输系统的平面布局、规模确定和实施序列的确定。在交通预测的基础上,将预测的交通状态与现有路网状态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确定规划对象在规划年的实施目标。返回现状评价、方案评价。评价是制定规划方案的必要工作步骤,是方案评价和确定的量化依据现状评价是根据交通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对规划区交通运输现状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的评定;现状评价的重点是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不适应部分,通过现状评价找出基础设施、载运工具、服务设施、场站等改善的方向。方案评价指的是对规划方案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的比较和评定。评价的目的是找出最优规划方案。返回4、交通运输规划的程序规划准备阶段;调查和数据处理阶段;现状分析阶段;预测和模型分析阶段;方案设计与评价阶段;规划评审与鉴定阶段返回五、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