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呼吸训练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运动治疗呼吸训练学习PPT教案.pptx

运动治疗呼吸训练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九章呼吸训练目录重点难点第一节概述一、呼吸训练的基本原理二、呼吸训练的目标和适应证第二节呼吸系统的评定一、主观评定二、客观评定二、客观评定二、客观评定二、客观评定第三节呼吸训练的方法第三节呼吸训练的方法(三)局部呼吸1.患者屈膝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将双手置于患者胸廓上。2.请患者呼气,并感受肋骨向下向内移动时,手掌同时向下施压。3.在吸气前瞬间,快速向下向内牵张胸廓。4.请患者吸气时抵抗治疗师双手阻力,以扩张肋下区域,阻力宜轻微。5.之后患者再次呼气时,治疗师轻柔向下向内挤压胸腔。6.指导患者独立使用这种方法。(三)局部呼吸(三)局部呼吸(三)局部呼吸(四)胸腔松动练习1.松动单侧胸腔(四)胸腔松动练习2.松动上胸腔及牵张胸肌(四)胸腔松动练习3.松动上胸腔及肩关节(四)胸腔松动练习4.深呼吸时增加呼气(五)呼吸肌训练1.横膈肌阻力训练(1)患者仰卧位,头稍抬高。(2)确认患者制定如何进行横膈吸气。(3)在患者上腹部放置1~2Kg的沙袋。(4)让患者深呼吸,并试着保持上胸廓平静。阻力必须以不妨碍膈肌活动有上腹部鼓起为宜。(5)逐渐延长患者呼吸时间,当患者可以保持横膈肌呼吸模式且呼气不会使用到辅助肌约15分钟时,则可增加重量。(6)徒手阻力训练也可增强横膈肌力。(五)呼吸肌训练2.吸气肌阻力训练(1)患者经由口中的阻力训练器吸气。(2)每次训练时间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以增加吸气肌耐力,每日2~3次。(3)当患者的吸气肌力和耐力有所改善时,逐渐将训练器的直径减少或增加弹簧阻力。(五)呼吸肌训练3.诱发呼吸训练(1)让患者处于放松舒适体位。(2)让患者做3~4次缓慢、轻松呼吸,之后做最大呼气。(3)将呼吸器放入患者口中,经由吹嘴做最大吸气并持续数秒。(4)重复5~10下,每天练习数次。(一)体位引流1.体位引流的适应证适用于痰量每天多于30ml或痰量中等,不能咳出者。由于身体虚弱、高度疲劳、麻痹或有术后并发症而不能咳出分泌物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肺脓肿、支气管扩张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一)体位引流2.体位引流的禁忌证内科或外科急症。疼痛明显或明显不合作者。有明显呼吸困难及严重心脏病者。年老体弱者慎用。(一)体位引流3.治疗时机选择餐后1小时内不要直接进行体位引流,应结合气雾剂使用,选择一天中对患者最有利的时机。因为前一天夜里分泌物堆积,患者通常清晨咳痰较多。睡前进行体位引流可使肺部较干净,帮助患者容易入睡。(一)体位引流4.治疗频率视患者病情状态确定治疗次数。痰液浓稠且量多,每天2~4次,直到肺部干净为止。维持期时,每天1~2次,防止分泌物堆积。(一)体位引流5.治疗前准备患者穿轻便衣服,不必露出皮肤;准备痰杯、面巾纸、足够的枕头;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法;开始引流前,先教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如果患者有大量的痰产生,则指导患者体位摆放前先咳嗽几次或先吸痰;调整好患者的导管及导线,如引流管、尿管、心电图导线等,避免影响体位摆放。(一)体位引流6.治疗程序(1)确定引流姿势。(2)摆放体位。(3)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以观察其面部表情。(4)维持每个姿势5~10分钟,或直到分泌物可以排出为止。(5)引流时患者轻松呼吸。(一)体位引流6.治疗程序(6)引流时,可同时进行叩击等手法技巧操作。(7)如有需要,应鼓励患者做深度、急剧的双重咳嗽。(8)如使用叩击时仍无法自动咳嗽,则指导患者做几次深呼吸,在呼气时给予振动,可诱发咳嗽。(9)如患者体位引流10分钟仍未咳出分泌物,则执行下一个体位。(10)每次引流时间不超过45分钟,避免患者疲劳。肺部不同部位引流体位上叶前段引流体位右上叶后段引流体位右中叶引流体位下叶后底段引流体位右下叶外侧底段引流体位(一)体位引流7.结束治疗引流结束后患者缓慢坐起并休息片刻,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告知患者即使引流时没有咳出分泌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咳出一些分泌物;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如分泌物的形态、颜色、质感及数量,患者对治疗的忍受程度,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引流部位呼吸音的改变,患者的呼吸模式,胸壁扩张的对称性。8.终止体位引流的指征胸部X线纹理清楚;患者体温正常,并维持24~48小时;肺部呼吸音正常或基本正常。(二)手法技巧1.叩击2.振动3.摇法(三)咳嗽训练1.有效的咳嗽训练2.诱发咳嗽训练(1)手法协助(2)伤口固定法(3)气雾剂吸入方法(四)主动循环式呼吸技术(一)功能性活动训练1.训练前准备2.运动训练方式运动以功能性活动为主,如行走、上下楼梯等。(一)功能性活动训练3.训练中注意事项允许在活动中有休息时间;监控心率、呼吸频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