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精华)用户编辑原创.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精华)用户编辑原创.docx

语文教案(精华)用户编辑原创.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常用(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教案篇1一、本期教学目标:识字:本期一共要求学生认字140个,写字240个。习作错别字,不得大于1%。在生字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学词的能力。注意学生书写,让学生在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阅读:课内:本期学习主体课文25篇(包括4首古诗),拓展阅读10篇。课外: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70万字,抓好课外阅读的交流和评价。本学期学生要学习四方面的阅读方法:①写阅读提纲。通过写提纲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思路。②学习浏览③学习古文。感受汉语言的特点,以朗读、诵读、背诵为主,理解课文内容。④学习议论文。从多角度去思考、辨析问题。五年级学生应该具有的阅读习惯:每天阅读、边读边写摘录笔记、查工具书习作: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50字的'习作。全学期练笔不少于30次。学生是在修改习作的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的,要重视学生通过自我修改、相互修改、教师修改,懂得应该怎么写、怎样写得更好。四年级学生学习了:修改的方法、修改的符号、修改的标准(有根有据、有血有肉、有条有理、有声有色)、修改的习作本学期将学会用“有详有略”“有情有意”来衡量自己和同伴的习作。口语交际: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对方意识,倾听别人意见,根据对方的发言及态度调整自己的看法和发言。鼓励学生做重点发言人、轮流做主持人。二、温馨提示:(请家长支持配合的建议)1、鼓励孩子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重视写字的良好习惯。培养写字的习惯(坐姿“三个一”、握笔,整体观察,用心写字)3、坚持家庭听写孩子会在学校进行听写。如果在学校听写没有过关,希望家长引起重视,坚持家庭听写。4.本期特色作业:《我的优秀作文集》:收集本期学生最满意、最优秀的作文,激发写作热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成果意识。《书香袅袅》:结合本期教学目标中要求的“提纲笔记”,培养学生在学习课文同时,积累有价值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5.《必背古诗70首》全部背诵完毕。6.关于课内积累的好词:“语文天地”内“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结构特点。2、领会文章融议论、记叙、抒情为一体的写法。3、重新认识诸葛亮,并了解其政治主张。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这阙《临江仙》是这部著作的开篇词。但这首词作者并不是罗贯中,而是明朝中叶的文学大家杨慎。罗贯中是从杨慎那里抄来的吗?不是,罗贯中为元末明初人,而杨慎是明朝中期人。最初《三国演义》开篇并没有此《临江仙》,是清初毛宗岗父子将其移植在卷首,不管怎么移植,我们都相信罗贯中和杨慎两老人家都不会有意见。就像被罗贯中演义神化的诸葛亮,老诸葛也很乐意,可怜他的一片忠心能流芳百世,老罗有很大的功劳,只不过老罗演义,内容可信度不高,真正值得信赖的.文字还算是老诸葛本人的《出师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这篇经典名作。二、在学习本文前,我们先了解:1、本文的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3、时代背景;4、标题。(播放幻灯片)三、整体感知1、国庆八天长假,要求同学们放假期间预习本文,现在我来检查预习情况,(播放生字词幻灯片)请一位同学把幻灯片的红字读一下。崩殂(cú)菲(fěi)薄裨补(bì)遗(wèi)陛下祎(yī)攸(YōU)阕(qu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行(háng)阵猥(wěi)自夙(sù)夜驽(nú)钝诹(zōu)攘(rǎng)除斟酌(zhēnzhuó)2、录音范读课文。a、接下来请同学们听朗读录音,大家注意停顿、重音。b、用幻灯片展示文中几个经典句段的停顿,要求学生一起读并做好句读笔记。3、请全体学生朗读第一段,然后对照课下注释及《名校课堂》翻译把第一段重点字词句圈划出来。请学生解释翻译第一段的重点字、词、句(让学生默读几分钟后播放幻灯片)。4、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思考: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内外大臣表现如何?内外大臣如此,作者希望国君又当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点拨:(请学生引用课本的话回答)“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开张圣听”或“广开言路”。(播放幻灯片示意图)四、课堂小结:这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作者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了课文第一段,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