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3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含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物理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3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含解析).pdf

高考物理高频考点穿透卷专题13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含解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13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本专题为2017新课标考纲新增必考知识,基于对2017考试说明的分析和研究,在真题选择部分上,选题不再局限于近五年,具有高考预测性和方向性。选用了全国卷高考真题和地方卷真题试题和考试说明的例题12。一.题型研究一(碰撞与机械能)(一)真题再现1.(2016天津)如图所示,方盒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内有一个小滑块B,盒的质量是滑块质量的2倍,滑块与盒内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以速度v开始向左运动,与盒的左右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滑块在盒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盒静止,则此时盒的速度大小为;滑块相对盒运动的路程。vv2【答案】33g【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2.(考试说明新增)两块长木板A和B,质量相等,长度都是l=1.0m,紧贴在一起,静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小物块C,质量与长木板相等,可视为质点,位于木板的A的左端,如图所示,现给物块C一向右的初速度,速度的大小为v=2.0m/s,已知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问木0板A最终运动的速度为多少?4【答案】m/s3【解析】设物块在木板A上滑行l距离后便停在A上,在这个过程中,木版A和B滑动的距离都是s,如图所示,物块C停在木板A时,A、B、C三者速度相等,设此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11物块:mg(sx)mv2mv212201A和B:mgs(2m)v2022因x>l,与物块C停在木板A上的假设不符,表明C要滑离木板A并在木板B上滑动。物块在木板A上滑动距离l后,到达木板B,设在C刚滑离A时,C的速度为u,这时A与B的速度相等,设为V,在这一过程中,A与B一起滑动的距离为s,则由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有111mg(sl)mv2mu2612021mgs(2m)V2712mvmu2mV80消去s,代人有关数值,得11V米/秒,3V1米/秒4u0u米/秒,3第二组解不符合题意,因按第二组解,当物块C滑到木板A的最右端时,速度为0,但木板A却有方向向右,大小为V1米/秒的速度,即C静止,A却运动,这不符合物理原理,故所求的木板A的最终速度为4Vm/s。3【题型】计算题【难度】较难3.(2015新课标Ⅱ)两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并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1)滑块a、b的质量之比;(2)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答案】(1)1∶8(2)1∶2(2)由能量守恒得,两滑块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为111ΔE=mv2+mv2-(m+m)v2⑥211222212由图象可知,两滑块最后停止运动.由动能定理得,两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W=(m+m)v2⑦212联立⑥⑦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W∶ΔE=1∶2.【题型】计算题【难度】一般4.(2015广东理综)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m,物块A以v=6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0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1m,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B的质量均为m=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1)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2)若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3)求碰后AB滑至第n个(n<k)光滑段上的速度v与n的关系式.n【答案】(1)22N(2)45(3)v=9-0.2nn(2)A撞B,由动量守恒得mv=2mv′0v解得v′=0=3m/s2设摩擦距离为x,则1-2μmgx=0-·2mv′22xxk解得=4.5m,所以=L=45.(3)AB滑至第n个光滑段上,由动能定理得11-μ·2mgnL=·2mv2-·2mv′22n2所以v=9-0.2nm/s(n<45).n【题型】计算题【难度】较难5.(2012新课标)如图,小球a、b用等长细线悬挂于同一固定点O。让球a静止下垂,将球b向右拉起,使细线水平。从静止释放球b,两球碰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