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绪论一、化学科学: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科学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化学学科的分支:化学学科的分支:按照研究对象或研究目的的不同,化学又分为五大分支:1、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无机化学反应与、无机化学:过程的化学。(1870年前后,周期律及周期表为标志)2、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有机化学:(19世纪下半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高分子材料)3、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能与反应、合成方、高分子化学:法、加工成型及应用的化学。4、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化学学科。(19世化学纪初,光性质、电性质的现代仪器分析)5、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系统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物理化学:的化学学科。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等等。(1887年,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速率、机理)二、本课程重点学习内容:本课程重点学习内容:两条主线1、一条主线是:以热力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线,通过能量的传递及转换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方向和平衡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讨论溶液性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沉淀的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及电化学。研究动力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讨论化学反应速率问题。2、另一条主线:以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为基础,讨论无机物的基本性质及变化规律。大学化学学习的特点——内容多,不可能在课堂上掌握全部知识;——注重自学;注重实验;注重作业;注重思考与提问;1——注意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更重要,但必要的知识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与复习都要注意“了解”“明确”和“掌握”三个要求层、次。第一章学习要求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稀溶液的通性1、掌握理想气体的概念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混合理想气体的分压定律。2、掌握溶液和液体混合物组成的常用表示法。3、理解饱和蒸汽压的概念,掌握拉乌尔定律,了解其使用范围。4、了解物质的几种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与其主要物理性质。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聚集状态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从根本上讲物质的存在形式取决于其内部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与物理性质聚集状态气液固态态态晶体非晶体粒子的间距粒子排列大较小小无规则较无规则有规则较无规则物理特性压缩性、扩散性、各向同性扩散性、各向同性各向异性各向同性二、等离子体(物质的第四态)及其应用等离子体(物质的第四态)1、等离子体(Plasma):是带电粒子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如>0.1%)、等离子体()的电离气体。由电子、原子、离子、分子或自由基等粒子组成。2、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1)导电性:由于存在自由电子和带正电荷的离子,所以等离子体有很2强的导电性;(2)电中性:粒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3)与磁场可作用性:可用磁场控制它的位置、形状和运动,同时带电粒子集体运动又可形成电磁场;(4)活泼的反应性:由于等离子体空间富集了离子、电子、激发态的原子、分子及自由基,因此产生相应的高活性物种,易于参加各种化学反应。3、等离子体的分类——依据粒子温度分类、等离子体的分类设等离子体中离子温度为Ti;中性重粒子温度为Tg的;电子温度为Te。宏观温度主要取决于离子温度Ti和中性重粒子温度Tg。当Te=Ti时,称热等离子体热等离子体或高温等离子体,由于气体分子与电子反热等离子体复剧烈碰撞,使整个气体与电子温度达到平衡,其温度可达到5×103K~2×104K。这种等离子体一般是在高气压(大气压水平)、平衡条件下获得的,所以又称高压平衡等离子体高压平衡等离子体。高压平衡等离子体当Te>Ti时,称冷等离子体冷等离子体冷等离子体或低温等离子体,这类等离子体中,大部分气体粒子仍为中性,电子温度可以高达104K以上,而气体或离子温度却可低到300K~500K。是在低气压、非平衡条件下获得的。4、等离子体的应用、等离子体空间富集的离子、电子、激发态的原子、分子及自由基,是极活泼的反应物种,它有利于产生“高能量”、“高密度”的化学反应条件。(1)导电流体(2)高能量密度的热源(3)化学合成、薄膜制备、表面处理和精细化学加工等。(4)微量元素分析三、物质的第五态即超固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的第五态即超固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概念是在1924年由印度物理学家玻色提出的,爱因斯坦将其理论用于原子气体中,进而做出预言:物质除四态外,3还存在另外的一种状态。当温度足够低、运动速度足够慢时,大部分原子会突然跌落到最低的能级上,此时所有的原子“凝聚”到同一状态,就像一个“超级原子”一样,具有